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文:陳祖光

衣食住行是四種基本民生需要,為政者的基本施政方針,也是各級議員務本的工作。四項需要,雖不同卻緊扣,香港今日寸金尺土,當中以住為最難。造成高地價貴樓房,政府與地產發展商實責無旁貸,然政府卻有責任為社會基層解決住房問題,亦不應讓市場帶動基層住房價格,使得跟不上房價的步伐,而成爲社會上失卻希望的被剝削者。政府不能只以憐憫施捨的態度去處理問題,這是民生根本,影響社會穩定的四大因素之一。

在公屋不足,簡約公屋又未能長遠解決住房問題,已令基層市民百上加斤。多年來困擾政府,屢受批評,使政府聲譽受損。若問題因土地供應不足,建屋速度不夠,自身能力或資源未可解決問題,則外求援手,未嘗不是辦法。且內地交通運輸全力提升,大灣區內高鐵、高速公路、大橋隧道將距離縮短,大灣區內房價又不高的同時,以內地樓房解決香港公、居屋不足的民生問題,實在值得硏究。

兩月前全國人大代表吳秋北先生提出,建議內地允許港府在大灣區城市購買閒置的商品房,以作香港公屋用途,以拹助解訣基層住屋需要及土地使用緊張的問題。吳先生的建議十分可取,值得研究實行。但以內房代替公屋,未必實際。公屋住戶,多要每天工作謀生,屋住與工作地點距離甚為重要,否則交通費用與時間,又成為考慮問題。但以內房作居屋用,則可吸引有居住需要,又不用上班的仍居於公屋的退休人士。若政府能補貼這類人士購買內房,又或特區政府與內地城市合建居屋,吸引公屋住戶遷出單位,在開源節流下,定可解決香港公屋不足問題。

不過在選擇大灣區城市時,內地城市也要配合港人北移的需要。以大灣區最北城市肇慶為例,房價不到每平方米一萬元人民幣,高鐵又能在一小時多直達,生活費用便宜,有青山環抱,西江綠水長流,實在是最宜退休地點。但高鐵班次不足,港人移居後辦理居住證需時,申請駕駛證及一切生活手續皆成問題,難以融入當地生活時,便會減低港人北上定居興趣。若特區政府與大灣區內城市合作解決香港居住難題,同時會促進大灣區發展,成雙贏之局。

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兩雙得利,何樂不為!

文 : 陳祖光

同仁基金會主席、四川省政協委員、香港警察隊員佐級協會主席顧問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