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好人工智能才是大問題 文:吳桐山

去年下半年開始,美國OpenAI公司搞的ChatGPT開始爆紅,很快,內地的互聯網龍頭企業也紛紛推出自己的AI。我也湊湊熱鬧,最近試用了一些人工智能做做問答,在此分享一些感想。最大的感想是:人工智能很大程度上會進一步減少了我們思考和做選擇的空間,到底是AI為人類所用?還是為了用而用?是我們在發展過程中需要深刻思考的一個話題。

舉個例子:

我喜歡做飯。以前我想查查:如何做一塊好吃的牛扒?我可以去Google、百度或小紅書這些地方搜索,出來的答案有很多,有一些是廣告,也有一些是因為熱度高而排在前面的結果。但無論如何,結果是有很多的。

大家可以反思一下,在互聯網時代之前,如果我要學習如果做一塊牛扒,我可能要去看書、看雜誌。在大眾媒體普及之前,我甚至可能要去請教一名大廚。所以那種時代是能成就經典的時代,因為那個人,成了信息中心,他的答案就是經典。

互聯網時代最不缺乏的就是信息,所以如何做一塊牛扒,你可以搜出無數的結果。而你要做的事就成了——選擇。我搜出來那麼多條信息,我還是可以選擇一塊適合我的牛扒的做法。

但現在我去問ChatGPT或者文心一言這些“生成式人工智能”,它們就連選擇的過程都替我做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給我一個辦法,它們給我的方法是唯一的,它們會生成一個它們的人工智能認為最優的答案。如果未來人人都用人工智能去做飯,大家做出來的牛扒就是人工智能決定的了。如果人工智能被單一模型壟斷了,那做出了牛扒哪怕不是千遍一律,也是人工智能用它的算法來故意搞的多樣化而已。人類,連選擇都不用做了。這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我們在多大程度上需要這些幫我們做選擇的人工智能?ChatGPT出來之後沒錯是很熱,但大部分人其實都是跟我一樣,處於一種獵奇的心態——嘗嘗鮮。真正需要這種人工智能,真正覺得這種東西能幫到自己的人,我相信暫時還是少之又少。

互聯網時代,本來就是信息爆炸,我們現在看的不少新聞稿、廣告稿,本來都是人工智能生成。但人工智能生成的稿,一般都是不過不失,不大可能產生好的稿。這些鋪天蓋地的東西是我們需要的嗎?

現在所有人都是記者、都是網紅,無數人都在教我怎麼做一塊牛扒。人工智能的生成式答案,真的比小紅書上面那些人提供的答案更好吃嗎?肯定還沒有。那我為什麼要它那個唯一的生成式答案呢?

技術進步總是好的,但這種技術應該以什麼方式服務人類,這才是大問題。

文:吳桐山

學研社成員,時事評論員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