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阿拉伯語有用嗎? 文:沈豪傑

特首近日發表了新一年度的施政報告,報告中有許多創新舉措,對深化香港制度的改革和推動香港經濟發展及改善民生,都有深刻而長遠的影響。但其中一項政策,雖然並非施政報告的重點,卻惹來市民和媒體熱烈討論,那便是鼓勵的士團隊以阿拉伯語提供車隊服務資訊。

此報導引起了「的士司機」們的不安,有司機表示,自己連英語和普通話都未掌握得好,現在又要來學阿拉伯語?其實,政府所指的,應該是以阿拉伯語提供服務資訊,例如車上的告示,或一些屏幕上的資訊,並非要求的士司機學習阿拉伯語。

話說回來,學阿拉伯語,有用嗎?香港好像不太流行。過去,除英語之外,不少香港人喜歡學日語,後來是韓語,而歐洲的法語、德語和西班牙語,都有不少人學習,但阿拉伯語,的確比較冷門。

阿拉伯語的發展,與伊斯蘭教和阿拉伯帝國有莫大的關聯。伊斯蘭教發源自公元七世紀的阿拉伯半島,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帝國,之後迅速發展,除中東地區以外,更征服了北非、西班牙南部、波斯和中亞等地區,強如中國的唐皇朝,其名將高仙芝也是阿拉伯人的手下敗將。及後不同的伊斯蘭化國家,如奧斯曼帝國和莫臥兒帝國,更分別征服了土耳其、巴爾幹半島、阿富汗和印度。這些被征服過的地區,都會被伊斯蘭化,並以阿拉伯語作為主要語言。即使是後來不講阿拉伯語的國家,也會用阿拉伯文作為自己的文字,就像日文中的漢字一樣。由於伊斯蘭教的傳播,東南亞地區的伊斯蘭教徒都會使用阿拉伯語閱讀可蘭經。

在地緣政治局勢緊張之下,美西方國家對中國和香港不斷打壓,為了抗衡歐美,中國近年銳意與全球南方國家,特別是中東加強合作。因此,除了旅遊業之外,學習阿拉伯語能夠聯通世界多個新興國家,對於經商或投資都會有莫大的幫助。

在英美稱霸的年代,或許懂得英語便足夠,但在未來世界趨向多元化的時代,學習不同語言能讓我們更有優勢。南非前總統曼德拉(Nelson Mandela)曾經說過,如果你用一個人聽得懂的語言,你的話會進入他的腦袋;如果你跟他說他的母語,你的話會進入他的心靈。若我們想與說阿拉伯語的廣泛地區人士有更深度的合作,學習他們的語言是必須的。

筆者在二十年前曾經在香港大學跟隨一位埃及籍老師學習過阿拉伯語,歷時兩年多,但因為欠缺實戰機會而荒廢了,看來現在是時候重新學習,讓昔日所學能夠學以致用。

文:沈豪傑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元朗區議員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