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耀信的指控完全是無中生有 文:殷紫晗、丁煌

近日,兩名「香港特別行政區終審法院」(「終審法院」)海外非常任法官岑耀信(Jonathan Sumption)與郝廉思(Lawrence Collins)的突發性辭職即時在本港引發一場尖銳的爭論風暴。海外非常任法官由特首任命,自願接受委任,退任自由。岑耀信卻出乎意料地在《金融時報》發表專欄文章,猛烈抨擊本港的法律制度。在文章中,岑耀信表示:「… 法官只能在中國(內地)所營造出來不可能的政治環境中行事…」(註1)。

岑耀信說,他對這個問題的立場是基於在法律上是站不住腳的“民主派顛覆國家政權案”(“初選案”)判決。他還說,身為自由捍衛者、許多本港法官已經在傳統的法律職責中失去了方向。他再說,本港對司法愛國主義不間斷的呼籲促使:「… 本港法官需要非凡的勇氣游刃於非同尋常的政治潮汐巨浪…」(註2)。

岑耀信大法官的指控有根據嗎?

作為「普通法」體系中的一位重量級人物,他對本港司法制度展開的攻擊足以造成令人震驚的毀壞。很自然地,為捍衛本港的優良法治聲譽,香港特區政府對岑耀信的指控作出了一連串即時反應、其中包括一篇措辭強硬的反駁長文。 「終審法院」第一位首席法官與現任首席法官,李國能與張舉能表示,法院有責任依法維護國安,亦有責任公平公正、無畏無私、根據法律保障個人權利與自由。 「大律師公會」同樣表示,對司法機構獨立運作有絕對信心,並促請公眾支持法官的工作及任何維護香港特區法治及保障司法獨立的努力(註3)。

作為7名現任「終審法院」海外非常任法官(註4)之一祈顯義(Patrick Keane)的立場則傾向於贊同本港司法機構的現狀。他指出,香港特區的司法機構仍然堅守其職與維持獨立性。在回應岑耀信對「初選案」判決所提出的指控時,祈顯義指出,雖然岑耀信有權表達他自己的觀點,但「初選案」還未終審,被告可以向本港上級法院提出上訴。原訟法庭的意見在上訴期間是否會被推翻,還不可知:「… 在系統被允許有機會完成工作之前,人們不應該就開始譴責系統未能做出正確的決策…”(註5)。

由於國際層面有很多人可能會對岑耀信對「初選案」的指控作出過度點評,《中國夢智庫》(“夢智庫”)認為,祈顯義上述的觀點應該是對個別“海外非常任法官出走」事件所應該持有的正確考慮核心與思考中軸線。大家試著從心理學家的角度來看,岑耀信那些有爭議的問題指控與「注意偏見」(Attentional Bias)有所關聯,他在「普通法」體系中所享有的聲望足以讓大眾對那些有爭議的問題指控產生「注意偏差」。正如「終審法院」現任首席法官張舉能正確指出:「… 公開發表的意見可能會對法庭執行司法工作構成壓力或乾預 …」(註6)。

根據克里斯·芬恩(Chris Finn),在法庭執行司法工作前,防止任何人作出憑預想判斷的規則,應包括禁止在法庭外對正在進行的法律事項作出法外陳述,以及對禁止對正在進行的與法律相關的事實爭議或證據的法庭外陳述(註7)。由於當今許多法官越來越積極對可能在法庭上進一步爭論的熱門法律問題發表公開評論和意見,Susan Bartie與John Gava早前已提出警示道,上述的不同法外陳述有不當之處。他們認為,「一般性人類的經驗」「Ordinary Human Experience」顯示,當公眾對某個問題的立場已成形後,在隨後在法庭上出現同樣的問題時,法官在相關裁決過程中會受其乾預而面臨裁決困難(註8)。

此外,當一位法官在報紙與社群媒體上為達致宣傳的目標而「大開金口」,在道德層面甚為不妥。根據已故大法官湯姆·賓漢(Tom Bingham),作為法官不應運用報紙頭條來進行宣傳或尋求公眾的讚譽。俗話說得好,最好的法官是那個在一眾「每日郵報」普通讀者們完全不知曉的人物(註9)。如果岑耀信採用「盎格魯-撒克遜人」(Anglo-Saxon)的視角來批判香港特區,說什麼法院利用政治問題議題來損害居民的基本權利,那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

岑耀信的突然辭職與隨後在《金融時報》上發表有爭議文章,這兩件相關聯事件還籠罩著另一個既可疑又令人擔憂的問題。首先,當今的地緣政治緊張問題有越演越烈的趨勢。在2022年,英國政府採取了與本港司法機構部分脫鉤的舉措,撤回最高法院院長羅伯特·里德(Robert Reed)與副院長賀知義(Patrick Hodge)在“終審法院”的任命。其次,岑耀信對「初選案」判決所提出的指控與他先前對本港司法機關的立場是互相矛盾,在2021年他曾明確表示不應將法治問題與民主事項混為一談,他不會屈服於英國國會議員提出的「終審法院」海外非常任法官辭職的要求(註10)。

第三,大家來關註一下郝廉思。這邊廂,他解釋辭職是原因是因為香港特區的政治環境變化。那邊廂,他表達了自己對本港法院與其他法律從業員們完全獨立性的強烈信心。

現在,大家把英國政府早前採取的與本港司法機構部分脫鉤的舉措、岑耀信從2021年至今,互相矛盾的聲明與郝廉思模棱兩可的態度,串聯起來。岑耀信對本港法律制度發起的前所未有式猛烈攻擊,是否帶有詆毀整個香港特區法治聲譽的嫌疑?是否有不宜向大眾公佈的隱藏議程正在進行中?

關於岑耀信指出的強化版司法愛國主義指控,大家注意,在2014年8月同樣是「終審法院」海外法官的廖柏嘉(David Neuberger)就此問題發表過相關演講。他表示,愛國主義是英國與香港特區法官宣誓效忠固有的因素,與司法獨立並沒有產生矛盾(註11)。值得一提的是廖柏嘉早前已承諾,將繼續擔任「終審法院」海外非常任法官。

總而言之,以「民主派顛覆國家政權案」判決不公作為一個基礎,岑耀信對香港特區法律制度的不公平批評應該能夠引起本港法律從業者的深思。因很可能會上訴,他對「初選案」的深度評論是完全不恰當的,他傾向於通過扭曲了的「盎格魯-撒克遜民主價值觀」(Anglo-Saxon Democratic Values)視角來批判《香港國安法》與本港政治制度是不正確的。他對所謂的本港法官受制於政治限制的攻擊需要大家與政府齊心協力,用強而有力的反駁來回應。

最後,「夢智庫」希望更多來自其他「普通法」司法管轄區的有才之士與有經驗的法學家們能夠陸續加入「終審法院」,成為香港特區的最高級法院海外非常任法官。

註 1: Jonathan Sumption「The rule of law in Hong Kong is in grave danger」Opinion Hong Kong politics, Financial Times 10.06.2024 available at: https://www.ft.com/content/60c825be-b70a-4152-895f-f6127974570a“…they [HK judges] have to operate in an impossible political environment created by China.”

註 2: 同上,”… unusual courage for local judges to swim against such a strong political tide.”

註 3: SCMP Editorial「All must keep faith in Hong Kong’s rule of law and ‘one country, two systems’」12.06.2024 available at: https://amp.scmp.com/opinion/article/3266223/all-must-keep-faith-hong-kongs-rule-law-and-one-country-two-systems

註 4: 除麥嘉琳(Beverley McLachlin)

註 5: Staff reporter「HK judiciary 『still competent and independent』, says city’s top court non-permanent judge」The Standard 12.06.2024 available at:“… Keane, 71, said Sumption is 「entitled to take his views」 but appeals are available in local courts, and the view that was taken by the court may or may not be overturned.”」One shouldn’t condemn the system for failing to make the right call before the system has been allowed to work,」

註 6: 新聞公報「終審法院首席法官聲」第(二)點,11.06.2024 available at: 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06/11/P2024061100316.htm?fontSize=1

註 7: Chris Finn「Extrajudicial speech and the prejudgment rule: a reply to Bartie and Gava」Adelaide Law Review (2014) 34 267 and available at: https://law.adelaide.edu.au/ua/media/629/alr-34-2-ch3.pdf

註 8: Susan Barite & John Gava, ‘Some problems with extrajudicial writing,’ 34 Sydney L. Rev. 637 (2012) available at: http://www.austlii.edu.au/au/journals/SydLawRw/2012/30.pdf

註 9: Tom Bingham「The Business of Judging」Oxford: OUP 2000 at p 82

註 10: Tom Grundy「Lord Sumption: Hong Kong “slowly becoming a totalitarian state,” says UK Judge who quit city’s top court」Hong Kong Free Press 10.06.2024 available at: https://hongkongfp.com/2024/06/10/lord-sumption-hong-kong-slowly-becoming-a-totalitarian-state-says-top-uk-judge-who-quit-citys-top-court/

註 11: Joseph Fok「Demonstrating judicial independence in increasingly polarised times」being an article submitted to the Commonwealth Law Conference in 2017 available at: https://www.hkcfa.hk/filemanager/speech/sc/upload/183/C2%20Independence%20of%20the%20Judiciary%20and%20Legal%20Profession.pdf

(閱讀英文版)

【CDTT Newspaper Article】Yoyo Yin Zihan & Kacee Ting:Sumption views HK’s political system and laws through distorted lens (China Daily HK Edition, 18 June 2024)

https://www.chinadailyhk.com/hk/article/585875#Sumption-views-HK%E2%80%99s-political-system-and-laws-through-distorted-lens-2024-06-18

文:殷紫晗(左)

經民聯港島東社區幹事
《中國夢智庫》「配對彩虹師友計劃」聯合領袖
香港大學「法律專業課程」學生

文:丁煌(右)

深圳大學基本法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
香港島東區區議員,香港基本法教育協會理事
經民聯港島支部主席,《中國夢智庫》主席
香港薈萃協會法律顧問,城市智庫成員
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

《中國夢智庫》是一間扎根特區的非牟利團體;與心存熱誠的資深義工、專家與職業專業人士們合作,攜手「說好中國故事」。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