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是否要知道香港「八大中心」定位及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重要性 文:謝悅漢

香港市民日常非常忙碌,很多時不會記下政府宣傳過的重要政策,例如香港「八大中心」定位,及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重要性。相信絕大部分人都是水過鴨背,不會記在心上,而事實上,這些政策會影響市民現今及未來生活,甚至下一代都會受到影響,所以有重提的必要。

香港「八大中心」和「兩大樞紐」定位,是中共中央於2021年通過《十四五規劃綱要》,制定香港2021年至2025年間於國家整體發展大局中的角色,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首先介紹「八大中心」:包括1.國際金融中心。2. 國際創新科技中心。3. 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及風險管理中心。4. 亞太區國際法律、交易及解決爭議服務中心。5. 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6. 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7. 國際航運中心。8.國際貿易中心。

兩大樞紐則是:1.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2.國際航空樞紐。有關香港作為國際航空樞紐方面,不作贅述,但作為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可以多說一些;根據SWIFT的統計數字,全球70%以上的人民幣支付是通過香港進行結算。

香港和內地不斷開拓新渠道加強互聯互通,範例包括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計劃(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計劃 (RQFII)、基金互認安排、滬港通、深港通及債券通。香港的人民幣外匯和衍生品交易量,在全球離岸市場居首位。

我並非經濟學家,只是一名密切留意香港動態和時事新聞的小市民。請問大家知否上述「八大中心」的重要性,它們是否分階段實施?政府那一個部門統籌?既然香港是全球離岸人民幣居首位,是否可以將港幣和人民幣掛勾,因為眾所周知掛勾美元的風險相當高,美國是翻臉和變臉大師,相信任何人都無法預測美國領導人的想法?

另外,我很奇怪中國的電動汽車能暢銷歐洲,為何香港的電動車市場如一潭死水,這是否涉及龐大的汽油車集團或汽油巨霸的利益,而受到巨大阻力?電動汽車有助改善香港環保和空氣質素,理應大力支持。

香港既然是中國特區,市民是否對上述種種訊息應有更佳瞭解和認識,一方面是知情權,另方面是有助市民更加瞭解港情和國情,從而增進市民對香港前途的信心和歸屬感,政府是否應在這方面加強宣傳一下?

文:謝悅漢

資深媒體人,經常有作品登在《亞洲週刋》及內地《今日頭條》網站,著作包括《水泥森林中吶喊》(天地圖書)及《香港仍有善心人》(大公報)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