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兩餸飯」到「熊貓經濟」 文:寒柏

疫情以來,「兩餸飯」食店越開越多。筆者曾看到港島區某條街道上,居然一連有3間不同的「兩餸飯」食店。

那條街道上,除「兩餸飯」食店以外,其他的便是販賣街頭小吃的店子,例如賣「魚蛋」、「燒賣」及「腸粉」等等小吃,也有的專賣「雞蛋仔」及「格仔餅」。此外,還有便利店及麵包店。它們跟「兩餸飯」的定位十分相近,這些「小店」的韌性可謂十分強勁。

「兩餸飯」食店除了越開越多之外,還開始進駐全港各區。較早前,有「兩餸飯」食店「進軍」中環IFC商場及金鐘Pacific Place廣場。近日,再有「兩餸飯」食店宣布在數碼港開業。本來,「通關」初期,很多分析師認為「兩餸飯」將會面臨「倒閉潮」。豈料,真正出現大規模倒閉的,卻是在疫情期間急促擴張的「廚師發辦」(Omakase) 日本料理餐廳。

根據現時的經濟狀況,似乎我們可以弄一個「兩餸飯經濟指標」,就是「兩餸飯」食店越多,或其在香港商業區的浸透越來越深之際,或許正代表本港經濟及消費狀況越來越差勁。

現時,本港消費低迷,經濟前景黯淡,不僅是鐵一般之事實,甚至乎是連廣大市民也開始感受得到。可是,港府財金官員仍是繼續「唱好」。某高官還斥責發表消極言論之人「悲觀」,並認為「唱衰對香港沒有任何好處」。

當然,我們相信港府官員仍會感受到本港經濟的下行壓力,只是在其位又豈能「示弱」?若發表了「悲觀言論」,豈非動搖了國際投資者對香港的信心?

筆者個人認為,這種「死撐」之方式,才真正的「對香港沒有任何好處」。投資者不會因為我們不斷「唱好」便會安心來港投資。反而,投資者會對不斷「唱好」的「公司負責人」更有戒心。在一個「跌市」裡,若有上市公司的領導層或投資關係主管仍不斷「唱好」,要麼,他們就是一班完全不知有危機的大傻瓜;要麼,他們就是一班騙子。在金融市場裡,從來就只有預早看到危機並提早發出警報的上市公司高管,才會受到投資者的重視及尊重。

港府官員雖然不斷「唱好」,但亦非「坐以待斃」。早前大搞「夜經濟」及「盛事經濟」。近日又將推行「打風不停市」。

我們先不去批評官員大方向是否有問題,推行政策時有什麼不足,或這些活動有什麼意義或成效。至少,港府官員確實是忙了一場。平心而論,本港經濟的問題,可謂「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們不應該指望政府會有什麼好主意,能挽救疲弱不堪的經濟。

但讓我們感到比較意外的是,香港政壇居然還要在「大熊貓」的事情上「大做文章」。由於中央送大禮,給予香港兩隻大熊貓,再加上本港大熊貓的「人工受孕」成功,香港將迎來6隻大熊貓。某一周,電視台還一連好幾天的不斷報道這喜訊。

港府高官為大熊貓事件「報喜」,有政客還要「接力」,竟然拋出「大熊貓經濟」的新詞匯。有人認為,香港可以藉6隻大熊貓宣揚保育,並增加對海洋公園的投資,吸引更多遊客,最終便會成功刺激本港消費。這種倡議,在商業圈子裡當然全無反應,但卻在本港政壇上發酵了好幾天。

倒不知倡議者是否知道,全球共有至少1900隻大熊貓?大熊貓圈養數量達728隻。內地及海外都有不少動物園圈養大熊貓,香港憑什麼可以突圍而出?還要靠6頭大熊貓振興全港經濟?

更有趣的是,居然還有本港政壇中的「重量級人馬」,一本正經的回應「大熊貓經濟」之倡議,並非常認真地討論當中的機遇與難題。

香港迎來大熊貓,絕對是一件喜訊,但何必凡事都牽扯至經濟事務?「大熊貓經濟」之倡議,可能反過來證明香港經濟下行之巨大壓力。就是因為本港官員及政客皆無計可施,連大熊貓也拿出來討論一番。「大熊貓經濟」與「兩餸飯經濟指數」,都同出一轍,引證了香港經濟現時之困局。

既然港府高官及本地政客談起大熊貓,我們也不妨說一說大熊貓的一些軼事。現時,絕大部份大熊貓都居住在「四川省汶川臥龍特別行政區」。

對!絕大部份大熊貓都居住在中國的另外一個「特區」裡。「臥龍特區」早於1983年便正式成立,相比「香港特區」及「澳門特區」的成立年份更早,甚至乎比中英兩國於1984年發表的《聯合聲明》還要早。另外,「臥龍特區」共有20萬公頃,「香港特區」總面積還不過是11萬公頃;原來大熊貓的「地盤」,還要比香港大得多!

多年來,港人但凡遇上經濟困局,都指望「阿爺打救」及「派糖」,並不斷批評港府。但從另外一個角度看,我們「香港特區」現時對內地的價值還有多大呢?

「臥龍特區」的大熊貓,至少「出使」到世界各地,旅居在海外各地的動物園裡,為中國擔當了「親善大使」的工作。不知是何原故,有些居住在外國動物園的大熊貓還被發現營養不良,需要運回內地接受治療。這些大熊貓更可算是「為國捐軀」。大熊貓為國家做了這麼多事,至今沒有半分怨言,每天還不過是在園區內來回踱步,多吃些竹葉而已。

今時今日,我們香港人要走出困局,先不要期望內地政府及港府會有什麼「大禮」,最實際的還是要「自救」,並想法子「殺出條血路」。香港奉行「資本主義」,崇尚「自由市場」,更沒有理由凡事皆要政府介入及支持。另外,我們在中長遠要想清楚的是,「香港特區」可以為國家做什麼呢?我們對國家可以有什麼建樹及好處?這正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精義所在。

其次,我們港人亦應該保持樂觀,首先不要介意吃「兩餸飯」,還要吃得「滋味」。這「百年大變局」及「經濟轉型」期間,肯定要大吃苦頭。「捱得過去」才會有成功之可能。

相比起來,我們「香港特區」的「兩餸飯」還不算太差勁。「臥龍特區」裡大熊貓吃的「兩餸飯」,大概就是「竹葉」及「竹筍」。當然,大熊貓用餐後,還可以把「竹筷子」都吃掉,算成是「三餸」;連「筷子」都吃進肚子,便不會有「垃圾徵費」的問題要吵鬧了。

文:寒柏

從事金融業,亦為自由撰稿人。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