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中全會看香港如何貢獻「教育強國」的宏圖 文:鄧家豪

三中全會有關教育改革的重要決定

第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決定》),提及科教興國和成為教育強國的改革方向與路線。

中國由教育大國向教育強國發展,對亞洲乃至世界都將帶來巨大影響。香港作為發達成熟的國際城市,坐擁五間百強大學及豐富教育資源,有條件和責任貢獻國家的教育發展藍圖,也必將在過程中鞏固香港作為國際教育樞紐的地位,裨益香港發展。

發揮香港大專院校的高度國際化優勢

高等教育在教育改革日程上佔據重要位置,建設中國特色的一流大學,營造與國際人才溝通交流的平台是成就教育強國偉業的關鍵。香港大專院校各擅勝場,人才鼎盛,香港可發展為我國一流高等教育基地。多間優秀院校將是香港匯聚世界人才的強大後盾,也是貢獻國家發展為教育強國的重要引擎。

香港各大學高度國際化,就以香港城市大學為例,其於泰晤士高等教育(THE)的《全球最國際化排名榜》排名世界第一,再一次證明香港高等教育的巨大優勢和特質。香港憑藉一國兩制優勢,有得天獨厚的土壤成就最國際化且有中國特色的一流大學,既貢獻國家發展,也是香港作為國際教育樞紐的依據。

貢獻新質生產力與民族偉大復興

《決定》亦提及「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而大學正正是新質生產力的搖籃之一。香港的大學科研實力卓越,論文及科研成果屢獲殊榮。香港的大專院校和實驗室一直貢獻國家科技發展,攻堅相關重要領域。香港理工大學就和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共同研發的「表取採樣執行裝置」,責任重大。香港的大學將繼續協助國家提升新質生產力,助國家經濟實現「質」的躍升。

以科研為本,提高新質生產力乃我國未來重要目標,亦為新一代學生、學者和研究員難得的發展良機。為了令更多學生和年青人有機會投入未來發展最蓬勃的領域,有賴中、小學把關科學基礎教育,助莘莘學子打好基礎。筆者建議大力推動學校與各界攜手合作,定期向家長及教師講述科技、科學及高端工業的發展潛力與趨勢,令家庭和學校的創科氛圍更強,使新一代更踴躍學習科學與科技。

文:鄧家豪

青海省青年聯合會委員、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協會秘書長兼副主席、深圳市寶安區人力資源局大灣區職場導師、香港特别行政區屯門區青年社區建設委員會委員、香港校外教育及培訓專業協會(HKAEEP)創會會長;慈善機構童理心(Kidpathy)創辦人兼主席;陽光兒童基金會董事會主席;教育倡行(Edution Network)理事;御學軒教育集團創辦人兼主席;香港教育大學在讀教育博士(EdD)。鄧家豪創辦及投資多間教育企業,以實踐其數據為本的教學理念及推動教育科技發展。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