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金融危機中學習(一) 文:寒柏

雖然很多人認為香港是「福地」,但這幾年間,我們卻先後經歷了沒完沒了的「中美貿易戰」、「黑暴」、持續3年的「新冠疫情」及最近期的美聯儲加息潮,本港商界的情況殊不容樂觀。

在過去的幾個「劫難」之中,對香港構成最致命打擊的,自然是美聯儲於2022年3月起啟動加息,還在短短的時間內,把基準利率由0.25厘,大幅提升超過20倍至5.25厘的水平。加息速度太快,所謂來勢洶洶,幅度又遠超預期,再加上美聯儲過去3年以來一直維持相對高的利率至今,這確實殺香港商界一個「措手不及」。

由於香港實施「聯繫匯率」,港府及金管局都無法按實體經濟的情況而調節港元利率,港息只能跟隨美息颷升。即使過去3年間,港息沒有完全跟隨美息,但仍然維持在較高的水平,並對香港各行各樣構成嚴峻的打擊。

此外,香港經濟過份依賴房地產,成本高昂,即使我們尚有不同的產業,但都深受房地產影響,業務性質亦趨近於「收租類」。只要任何業務有「收租性質」的傾向,在利息大升時皆要遭殃:

• 在低息環境下,環球資金異常充裕,投資者只需要投資一些傳統而穩定的「收租業務」,便可以輕鬆套利。例如,私人銀行經常建議富人借錢購買「企業債」,各行各業亦傾向在低息環境下舉債,並投資房地產、酒店、商廈、店舖、停車場、物流倉及數據中心等等的「收租產業」。物業的租金足以抵銷利息,並可以支撐相關的營運成本。甚至乎可賺取穩定的淨現金流。在過去20多年以來,於低息環境下,任何「收租產業」都成為「會生金蛋的母雞」;這類型的資產受環球投資者所追棒,資產價格亦急劇上升。

▪︎ 換句話來說,美聯儲自2001年以來把利率控制在低水平,並在2008年以後推行先後3輪「量化寬鬆」,都使這些「收租產業」水漲船高。要只企業或投資者有舉債的能力,便可以「四兩撥千金」的收購這些資產,並每月穩賺可觀的現金流。隨着越多人追棒這些資產,資產價格大升,投資者可以選擇沽售資產獲利,亦可以因應不斷提高的估值再向銀行融資,從而收購更多的資產,一切都變得非常美好及輕鬆。

▪︎ 以上所講的情況,並非只發生在香港。世界各國都受美聯儲的低息政策所影響。環球資金都擁入這些「收租產業」,各行各業的創新及發明變得停滯不前,創業亦越見艱難,中產平均收入下降,社會貧富懸殊問題亦越趨嚴重。

▪︎ 當美聯儲大幅加息後,一切美好及輕鬆的事情皆立刻逆轉。由於資產價格早已上漲至不合理的地步,即使明明租金已異常昂貴,但計算其「租金回報率」,亦僅僅1至2厘。此時,美元利率大幅上漲至5厘以上,即使港息並非完全跟從,但普遍投資者及企業的利息成本都大升至6厘或以上。如此一來,租金不足以支付利息成本,即使我們尚未計算其他營運開銷,各投資者及企業皆出現「入不敷支」的情況。這些「收租產業」,由每月「收錢」的狀態,變為時刻都要「燒錢」。以《窮爸爸、富爸爸》一書的講法,不斷「燒錢」的資產。其實等同「負債」。以此類推,自美聯儲大幅加息後,本港的「收租產業」,皆有「資產」變成了「負債」。

▪︎ 投資者面對「入不敷支」的情況,該怎辦?不少港企參考過去20多年的經驗,認為高息環境不會持續太久,起初都靠「內部資金」支撐,絕不會賤賣資產。可是,我們經歷了20多年的低息環境,很少企業會存放大量備用現金。一般而言,即使以一個100億元資產的投資者或企業來說,最多不過是存放着2至3億元的現金。在低息環境下,存放着這水平的備用現金,已算是十分穩妥了。可是,在高息環境下,企業的租金不足以付利息,才2至3億元的現金,大概亦只能支撐1年左右。當企業的現金耗盡後,便只能「借錢渡日」,即借更加多的錢來支付利息。起初銀行願意放債,當銀行也感到不對勁後,再由財務公司及私募投資公司等「頂上」,最終讓「雪球」越滾越大。

▪︎ 當投資者耗盡了手頭上的現金,又多次舉債後,美聯儲依然維持在相對高的水平,它們就只能面對現實,開始出售資產。可是,這些「收租資產」的回報率不足,再加上經濟走下坡,租金還有機會繼續下跌,空置率高企,「投資價值」大幅被削弱。起初,業主打算以7折賣樓,但除非該資產有一定的「自用價值」,否則,純以「投資價值」而言, 7折賣樓,原本約2厘的租金回報率,才不過提升至2.8厘左右,仍遠低於一般定期存款的回報,亦比不過10年期美國國庫債券的回報,買家又何必購置回報率如此低的香港資產?更重要的是,如準買家需要舉債,但依然是7折買樓的話,便會同樣地走進「入不敷支」的地步。有誰會願意替香港業主「接火棒」呢?

▪︎ 因此,過去3年以來香港物業市道交投淡靜,賣家不願「割愛」,更不肯「賤賣資產」,一直在苦苦支撐着。買家則只會向「銀主盤」着手,因為尚未出現嚴重財困的業主,始終不肯「面對現實」。這3年的時間轉眼過去,經濟持續低迷,開始支撐不住的業文終於肯「賤賣資產」了,但要「劈價」至什麼水平呢?純以「投資價值」而言,即使我們假設空置率保持在低水平,租金又不跌,以估值計租金回報只2厘的資產,需要至少「劈價」6成,才可把租金回報率拉高至5厘左右。對準買家來說,租金回報率至少需要有5厘或以上,即略高於美國10年期國庫債券,亦比定期存款為高,才值得考慮購買。

▪︎ 但最大問題是,現有的業主需要「劈價」至少6成才可有機會把資產出售,但它們的債務亦至少達資產原來估值的5成或以上。換句話來說,業主要4折賣樓,但樓款卻不足以償還銀行債務,該業主即陷入「資不抵債」的困局。

進一步來說,由於本港「估價」仍普遍高於「市價」。很多「大業主」的資產以「估值」計算,在會計賬面上尚能抵銷所有債務。但想深一層,若它們真的要即時處置手頭上的資產呢?現時,絕大部分香港工商物業資產都不可能成功地以「估值」售出,動輒要打折6成才有買家洽談。換句話來說,若只參考「市價」作出計算,很多港商都已經陷入「資不抵債」的情況。

值得我們深思的是,香港曾經歷1997年的金融風暴,金管局更早已向銀行推出「審慎措施指引」,嚴格限制物業貸款的成數,亦要求銀行要計算清楚每一筆貸款生意的還款能力,並需要做「壓力測試」,確保借款人在高息環境下仍能還款。另一邊廂,港府在樓市熾熱時多次推出「辣招」以遏止樓市爆升,為何如今我們仍會陷入眼前這困局?

(待續)

文:寒柏

從事金融業,亦為自由撰稿人。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