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第五波疫情在農曆新年假期後出發大爆發,單日染疫人數爆增至過千宗,而且尚未見到頂點。政府專家顧問、港大微生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認為,香港的人力資源已無法應對疫情,又稱他從來不反對「禁足」,問題是無能力做得到。事實上,疫情已持續兩年,內地多個大城市都有很成功的抗疫經驗,特區政府是否曾經虛心地學習過?抗疫並非只有政府的資源可用,政府是否已經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共同抗疫?政府在應對第五波疫情中表現出的無能和混亂,反映出政府正在失去市民的信任,正在逐步失去管治力。
第五波疫情實際上已經衝垮了特區政府的抗疫措施,當單日確診數超過千宗時,政府已經表現得慌亂無措,特首口頭上仍稱堅持「動態清零」,但政府衞生部門、公共醫療體系,以至各種專家在公眾面前表現出的言行,則已經「躺平」。政策措施和言行自相矛盾,一方面要求曾在經發現染疫個案處所逗留的市民,接受強檢,導致全港各區的檢測站人山人海,另一方面對已檢測出對病毒呈陽性的個案,不加救治隔離,要求他們自行回家等候,多位官員、專家更公開表明,只能集中力量醫治重症患者云云。
官員、專家在第五波疫情之下「投降」,主要的理據就是政府資源不足,既無足夠的人手,亦無足夠的檢疫、醫療設施,只能將有限的資源用在最需要的地方。袁國勇稱,從來都不反對「禁足」,問題是有無能力做到。以本港300萬個家庭計算,如果能夠確保每日將三餐送達市民,同時有專車接送市民外出看醫生及覆診就可以「禁足」。
這種說法,如果放在兩年前疫情初現之時,可以接受,但在今天這麼說,只能令市民感到氣憤。新冠疫情持續了兩年,世界各地對病毒和疫情的研究不斷深入,了解和認知也不斷提升,應對疫情的辦法越來越多。第五波Omicron疫情在本港初現之時,假如政府採納社會上的建議,採取較嚴厲的措施,完全可以在疫情初起階段就遏止其發展,但特區政府固執己見,政策措施反反覆覆,以致錯失良機,讓疫情迅速擴展,一發不可收拾。
當香港出現每日確診數翻倍增長,危機日重之時,政府仍然不能調整政策,相反,仍在重覆已證實無效的措施,如此又怎能取信於民?
退一步說,特區政府不知道應如何抗疫,不知道怎樣做才能為300萬個家庭送飯,難道不可以問計於民嗎?難道不可以向其他有經驗的地區學習嗎?疫情影響全港市民,抗疫如果只靠特首和幾名問責官員,以及專家顧問,力量自然十分有限。專家們對病毒有研究,對醫學有認識,但並不一定懂得如何派飯,也不一定知道如何才能處理好市民的群體情緒。
一個政府怎樣才能變得有力量?答案是必須緊緊地依靠市民大眾和社會力量,只靠政府官員和公務員,力量是很有限的,如果能夠成功地發動起全港市民的力量,情況就會大有改觀。特首及政府官員一再強調,香港難以做到內地城市的全民強檢、全民禁足,原因何在?最主要的問題就在於政府自身,特區政府自以為高人一等,可以府視全港市民,卻不知道其實他們正在一點一滴地失去市民的支持;特區政府自以為遠比內地省市更高明,不必學習內地的經驗,卻不知道正在被時代所拋離,只剩下守舊和自大的空殼。
疫情已經持續了兩年之久,政府難道從來沒有就疫情擴大化,做好應對預案和充分的準備嗎?特區政府不知道應該怎樣應對大規模爆發的疫情,難道不能向其他有經驗的地區學習和借鑑嗎?特區政府的人手不足,難道不能夠發動社會、動員市民共同抗疫嗎?香港能力有限,難道不能向內地,向中央請求支援嗎?特區政府在這些問題上如果不能給出令人滿意的答覆,就是失職。
連出席記者會應戴好口罩,這樣一件簡單的事情,特首也不能順應民意要求,市民又如何可以對她及政府還有信心呢?
文:文武
資深傳媒人,曾任企業傳訊高層及在多間報館擔任要職。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