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升旅遊警告只是「掩耳盜鈴」 「台獨」分子無法逃避司法懲治 文:文武

大陸上周五發布懲治「台獨」分子的司法《意見》,台灣民進黨當局「陸委會」昨日(27日)將赴大陸及港澳的旅遊警示,由「黃色」提升至「橙色」,以進一步阻礙兩岸民間交流、交往的方式,作為回應。然而,這種做法無疑自欺欺人的「掩耳盜鈴」,不會改變「台獨」分子要受到司法懲治的結果。

國務院台辦會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安部、司法部,本月21日聯合發布《關於依法懲治「台獨」頑固分子分裂國家、煽動分裂國家犯罪的意見》,明確了「台獨」犯罪刑期,最高可判死刑,明確了嫌犯在逃可缺席審判,並終身追責等細則。

台灣是中國的領土,中國有權對台灣行使管治權和司法權,依法懲治「台獨」頑固分子,打擊分裂國家和煽動分裂國家的犯罪行為,這是國家法治化的體現,也是世界各國通行的做法,合情合理。這項《意見》公布之後,震懾了「台獨」分裂勢力的氣焰,在台灣島內引起震撼作用,也在兩岸四地引起巨大迴響,兩岸四地民眾拍手稱快,支持國家行使司法權,嚴懲頑固「台獨」分子。

這份《意見》,指明是針對「台獨」頑固分子,以及煽動分裂國家的犯罪分子,但台灣的民進黨當局,卻有意地將其轉化為對所有前往大陸和港澳地區旅遊的台灣民眾,指《意見》對到大陸和港澳的民眾的人身安全構成威脅,強烈建議台灣民眾非必要不要前往大陸和港澳旅行。這是有意誤導公眾的惡意做法,也是意圖進一步綁架台灣民眾,執意推動「台獨」的做法,十分可惡。

只要對兩岸局勢有所留意的人,都可以清楚地看到,大陸一直支持兩岸正常交流、交往,為台灣民眾前往大陸及港澳旅遊、工作,尋找發展機遇,提供便利,更將福建省設為「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讓台灣同胞可以分享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機遇,共享祖國大陸發展進步的成果。

事實上,兩岸民間交往、交流從未中斷,即使在民進黨千方百計設障阻礙之下,兩岸民間交往也不會停滯下來。過去幾十年來,率先到大陸尋找發展機遇的台灣民眾,已經從兩岸交流交往中,找到機遇,分享到兩岸交往的好處。因此,即使這次民進黨再次誤導公眾,人為製造恐慌,也不可能阻止台灣更多民眾,前往大陸和港澳旅遊、生活、工作和學習。

大陸五院部聯手發表《意見》,共同聲討「台獨」頑固分子,現次展示國家維護領土主權完整,打擊分裂國家的「台獨」勢力的決心,「台獨」分子只有依照《意見》所說,立即主動放棄「台獨」分裂立場,不再實施「台獨」分裂活動,並採取措施減輕、消除危害後果,或者防止危害擴大,才有可能爭取得到撤消案件,不起訴或對涉嫌數罪中的一項或多項不起訴的寬大處理。反之,頑固地繼續推動「台獨」,或煽動「台獨」,只有死路一條。

台灣的「台獨」分子,不要以為兩岸分隔,就可以逃避國家的司法審判,也不要以為繼續綑綁台灣民眾,就可以抗拒司法審判,更不要以為背後有外部勢力撐腰,就不怕司法審判。實現國家統一是全體中國人共同的願望,國家必將統一,頑固「台獨」分子必須要為自己的犯罪行為,付出應有的代價。

台灣的民進黨當局抬高旅遊警告,誤導台灣民眾,製造恐慌,只是「掩耳盜鈴」自欺欺人的手法,但騙得了自己,騙不了兩岸四地的民眾,也無法改變「台獨」頑固分子終將受到司法懲治的結局。

文:文武

資深傳媒人,曾任企業傳訊高層及在多間報館擔任要職。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