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煙可以贏健康不會輸經濟 立法會應當支持 文:文武

政府提出的「2025年控煙法例(修訂)條例草案」,前日(4月30日)在立法會首讀,引起社會關注。這項草案涉及十項措施,俗稱「禁煙十招」,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表示,控煙措施有社會共識,可以「贏健康」但不會「輸經濟」,下定決心戒煙才可以真正得到自由。但反對這項措施的煙民組織則認為,控煙措施有損成年人選擇吸煙及口味的自由,更有損旅遊業及酒吧業。

有關控煙會損害經濟的說法,缺乏理據,很難站得住腳。假如確如他們所說,控煙會令一部分吸煙遊客減少來港旅遊的意欲,對香港旅遊業會造成一定的損失的話,那麼,反過來說,控煙也能吸引一部分喜愛無煙環境的海內外遊客來港旅遊,到底哪一方面的影響比較顯著,社會應該可以有比較公正的判斷,畢竟減少吸煙是全球都認同的正確選擇,全球各國的煙民人數,都正在以較快速度持續下降,煙民只佔總體人口中很小的比例。

反對控煙者還有一種說法,控煙政策,尤其是限制加味煙,會令香港失去繽紛色彩,打擊酒吧業的經營,這種說法同樣不能成立。香港是充滿動感的國際大都市,多元文化百花齊放,共融共生,這才是香港繽紛多彩的主要源泉。酒吧業主營商品是酒,把吸煙視為酒吧業存亡的關鍵因素,只是極少數人刻意誇大和扭曲的言詞,相反,香港社會繁榮穩定,市民健康水平不斷提高,才對酒吧業及各行各業的經濟最有利。

至於加強控煙會導致走私煙氾濫之說,更為牽強。加強控煙有社會共識,政府落實「控煙十招」的同時,自然會加強執法,嚴厲打擊走私煙等非法活動,又何來控煙會導致走私煙氾濫之說?

說到底,之所以有人一直反對「控煙」,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不希望這些政策影響售賣煙草產品及另類吸煙產品者的利益,但這只是少數人的利益,又豈能將少數人的利益,凌駕於公眾利益之上,編造出各種各類稀奇古怪的理由,作出反對呢?

正如盧寵茂局長所指出,吸煙引致多種疾病,每年為本港造成82億港元經濟損失,香港仍有9.1%人每日有吸煙習慣,令香港醫療系統百上加斤,社會危害不容忽視。而且,吸煙還會影響周邊環境,損害其他不吸煙者的健康,尤其會對孕婦、兒童,以及年長者等弱勢人群,產生影響,理應強化控制。至於煙草商推出的另類吸煙產品,雖用各種方式掩飾其負面影響,但不能否定其危害性,理應加以限制。

控煙是全世界的發展趨勢,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都有控煙措施,雖然程度不同,但總的發展趨勢是趨向於嚴,希望盡可能地減少煙民的數量,減少吸煙對人類健康的影響。香港也應順應這種趨勢,特區政府在多數市民支持之下,加強控煙措施,是負責任的做法。

控煙可以贏健康而不會輸經濟,立法會議員應站在香港整體利益,以及公眾利益之上,作出正確的選擇,支持政府的控煙措施,而非以少數利益凌駕香港整體利益,置多數市民的健康而不顧。

文:文 武

資深傳媒人,曾任企業傳訊高層及在多間報館擔任要職。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