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持續影響本港經濟、社會正常運作,已近三年,隨着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逐步放寬入境遊客的檢疫要求,本港政商界要求政府盡快放寬入境隔離措施的呼聲也日漸高漲。在疫情發展仍存變數的情況之下,貿然放鬆防疫是不現實的想法,但隨着防疫、抗疫經驗的不斷累積,政府有條件不斷提高精準抗疫的能力,力求以最小的代價,取得最佳的防疫效果。放寬入境隔離檢疫措施,並不等同於放鬆外防輸入,而是要以更科學、更精準的措施,提升防疫效果。
疫情仍在持續,但本地的經濟的韌性已經不斷削減。連鎖西餅店Crostini突然全線結業,餐飲業界披露,8月份有約8000家食肆被業主追租,預計將會出現一次結業潮。一些分析指出,這一波結業潮與上屆政府推出的暫緩追租措施有關連,但最根本的原因,仍然是整體經濟受到疫情影響,加上美元大幅加息之下,引發環球貨幣貶值,本港亦出現股市、樓市雙雙下跌,市民資產貶值,消費力持續下降有關。
經濟持續疲弱向下,而政府的財政也日漸緊拙,繼續派錢、派消費券提振經濟的機會越來越小。而且,香港是細小的外向型經濟,只靠自己本地的消費,難以維繫經濟發展的需求,但日本、新加坡等國家逐步放寬入境檢疫措施之後,香港商界擔心,假如香港未能跟上步伐,有可能遭致較嚴重的損失,這是十分現實的問題。
香港政協常委唐英年,上周罕有發聲,提出只靠本地「內循環」,隨時有可能會「內出血」的論調,另一位重量級商界人物吳光正也發聲促政府優化入境檢疫措施。來自商界的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黃英豪呼籲放寬入境檢疫至「0+7」,金融界立法會議員陳振英亦認為現時入境政策,將削弱本港金融業的競爭力。還有多位有商界背景的立法會議員,也有類似的意見。
與此同時,新冠疫情仍然存有較大的變數,近期已出現一種Omicron的最新變種,被各地專家評為目前最強「免疫逃逸」的新冠病毒,可以有效削弱疫苗及染疫產生的抗體,現時已迅速傳播至英國、德國、印度、智利、新加坡等至少8個國家或地區。香港會否再度受到新變種病毒的威脅,情況尚未可知。
在疫情仍然反覆多變的狀況之下,政府當然不可貿然放鬆防疫,尤其是香港作為國家的南大門,所謂「守土有責」,也須盡可能地做好外防輸入,務求有效地將變種病毒阻攔在境外。
一方面是防疫有責,另一方面又要保障本地經濟民生,要同時兼顧兩方面的要求,就只能不斷提升精準抗疫的水平。在不放鬆外防輸入要求的前提之下,適當優化目前的入境隔離檢疫措施,並非完全沒有辦法。目前,社會上已經出現多種建議方案,比如,在將入境遊客隔離措施放寬至「0+7」的同時,強化入境遊客疫苗通行證措施,並利用科技,強化入境遊客的追蹤能力,以確保遊客遵守防疫要求,最大限度地減少將疫病帶入社區的機會等等。
外防輸入不放鬆,又優化入境防疫措施,並非不可兼得。抗疫經已持續近三年,累積了不少經驗,亦不斷有新的科技成果,政府應不斷提升精準抗疫,優化入境檢疫措施,將防疫措施對經濟民生帶來的影響,減至最低。
文:文 武
資深傳媒人,曾任企業傳訊高層及在多間報館擔任要職。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