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須回應急於改革的呼求,將社會焦慮轉化為力量 文:文武

中央港澳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上周五(20日)在京會見特首李家超,再次提出香港要推動改革,識變、應變、求變,在香港引起熱烈討論,社會輿論中對改革出現兩種不同意見,一種意見認為,香港應大力推進制度性、結構性的全面改革,更期望下月公布的《施政報告》就應該有改革的方案,另一種意見則認為,改革舉措要實實在在一件事一件事地抓,不宜操之過急。

特首李家超今日上午出席行政會議前回應記者提問時,特別強調,夏寶龍肯定特區政府「以鮮明的改革理念、實實在在的改革舉措,一件事一件事地抓,有利推動特區各項工作」。他認為,改革理念必須「因地制宜、因時制宜」,不是為改而改,不能夠破壞原本成功的基因元素。

特首這段話,明顯是為社會過高的改革期望降溫,希望社會各界支持特區政府務實改革的理念,因應社會的實際情況和實際需要,一件事一件事地改。

實際上,夏寶龍雖然多次提出希望香港識變、應變、求變,以改革推動發展,應對挑戰,解決困難,但夏寶龍的講話中,不僅充分肯定特區政府過去兩年以鮮明改革理念、實實在在的改革舉措,一件事一件事地抓。在對未來工作的期望中,也特別強調了「積極穩妥」這四個字,要求改革要「抓具體、重實效」。「積極穩妥」就是要求既要積極改革,也要穩妥地推進改革,很明顯,中央並不期望香港過於激進的改革,甚至為改而改,破壞了原有的優勢。

如果再看中央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同樣也貫徹着求真務實的理念,一件事一件事地去做,成熟一件就推一件。

不過,香港社會出現急切渴望改革的呼求,也應受到足夠重視。這反映出,社會各界對現況存在擔心,甚至焦慮,急切地渴望透過改革,根本地改變現況,社會的這種情緒,應該重視,更應將其轉化為推進改革的激情和力量。

特區政府過去兩年推動了多項改革,也取得了不俗的成效,包括推動完善地區治理、重塑區議會,完成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制定及落實了《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積極發展創新科技產業,積極對外搶企業、搶人才,拓展中東、東盟等新興市場,努力提升香港的競爭力。此外,還推出「簡約公屋」紓緩公屋短期內供應不足的問題,推出「社區客廳」解決劏房戶居住條件惡劣的問題,成立「解決劏房問題」工作組,為劏房訂立標準,解決劣質劏房等問題。

對於這一系列的改革,絕大多數市民都能看到成效,也認同和支持特區政府務實推進改革,注重改革實效的做法。不過,過去一年多來,香港也確實面對許多困難和挑戰,尤其是經濟疲弱,市面不景氣,中小企經營困難,滿街都看到倒閉的店舖,一些經營多年,早已成為市民日常生活組成部分的老字號店舖,也關閉分店,甚至全線結業,這種現況,確實令不少市民感到擔憂。

特區政府雖然也推出多項政策措施,期望能改變目前的狀況,包括在促進旅遊、刺激消費方面,推出連串措施。平心而論,不能說這些措施完全沒有效果,來港旅遊的人確實有較大幅度的增加,但並未能根本扭轉市道不景氣的現況。

最令人擔心的,並不是本地市民和遊客的消費意欲大幅度下跌,而是本地工商界和中小企經營者,呈現出悲觀消極的情緒,一部分人坐等政府支援,多於靠自己努力去謀求出路。出現困難不可怕,怕的是自己失去了拚搏的意志,這是社會出現焦慮心情的根源所在。

特區政府不能無視社會的這種焦慮情緒,實事求是地講,社會民意並不期望政府會在下一份《施政報告》中,一下子解決全部問題,但卻殷切期待政府能夠找出辦法,重新激發出香港工商界、企業家,以及社會各界的拚搏精神。

還是那句老話,只要精神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特區政府的首要工作,就是回應社會對改革的呼求,激發起香港社會的拚搏精神,把社會的焦慮轉化為力量。

文:文武

資深傳媒人,曾任企業傳訊高層及在多間報館擔任要職。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