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多維度佈局 全面回應民生關切 文:譚鎮國

行政長官李家超發表了任內第三份施政報告,以「齊改革同發展,惠民生建未來」為主題,全面回應了二十屆三中全會對香港未來發展路向及角色定位的重點要求。兩年多來,本屆政府工作成效顯著,展現了勇於擔當、積極進取、務實貼地的新氣象。這份施政報告聚焦拼經濟謀發展,力促香港發揮自身獨特地位和優勢,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著力提升競爭力;同時,該報告堅持以民為本,以更大力度破解民生憂難的舉措務實、有力。既關注民眾當前需求,鞏固有效治理策略,更在香港的長遠發展規劃上做出了強有力的部署,這些舉措為香港繁榮穩定奠基,展現了特區政府積極回應民意、推動發展的決心與行動。

處理香港經濟問題是施政報告的一大重點。面對本港經濟持續疲弱問題,今年施政報告最大亮點是進一步深化改革,發掘新的經濟增長點,例如打造國際黃金交易中心並建立國際黃金倉儲設施,吸引更多外國資本流入;將「香港海運港口局」升級為「香港海運港口發展局」,推動航運高增值部分的海運服務業發展,建設大宗商品交易圈,增強香港作為國際貿易中心的競爭力;制訂「河套港深創科園區發展綱領」,開闢政策和制度創新試驗田,為香港經濟探索新方向;以及成立「發展低空經濟工作組」等,預示著香港在探索新興經濟領域上的前瞻性和決心。

旅遊業作為香港傳統經濟支柱之一,發展備受業界關注。政府組建「發展旅遊熱點工作組」,跨部門協作打造地區旅遊熱點,同時,政府向中央政府提出優化內地居民訪港簽證政策,期待帶來更多遊客,令人振奮。即將揭曉的《香港旅遊業發展藍圖2.0》提出遊艇、賽馬旅遊及灣仔北、紅磡站周邊開發計劃,旨在打造新地標,豐富旅遊產品。這些前瞻性策略不僅推動香港多元化發展,更有望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業界紛紛表示歡迎。

人才驅動進步,報告中強調香港政府將全面推進香港成為國際高等教育樞紐,藉由執行「香港未來人才深造獎學金計劃」,以及樹立「留學香港」的形象等一系列措施,以此提升香港教育品牌的國際聲望;同時加速「北都大學教育城」的開發,成立高新技術產業聯盟等,專注於為科研人才培育,為懷抱科技夢想的青年開拓光明前景。這些決策的頒布將促使未來香港科技創新的國際化戰略成效顯著,更能聯手為粵港澳大灣區鑄就「國際科創中心」。本人樂見政府前瞻培育創新人才,致力於提高大學的國際競爭力,應對人口結構變化導致的學生數量減少趨勢,同時帶動周邊產業的發展。

《施政報告》亦在改善房屋方面提出了多方面的具體安排。解決劏房問題是近年政府工作的重點之一,報告中提到,政府決定以立法方式制訂住宅樓宇分間單位的出租制度,不合標的住宅樓宇分間單位必須改建成合標準的「簡樸房」,由專業人士確認並申請認證。面對劏房這一複雜的社會問題,政府沒有採取簡單粗暴的「一刀切」策略,而是選擇了更加人性化、逐步過渡的方式。既體現了政府對居住安全與品質的高標準嚴要求,又給予了業主合理的整改期限,避免了因政策突變給居民生活帶來的不必要衝擊。居屋方面,40歲以下白表青年家庭及一人申請者可分派多一個抽籤號碼增加上樓機會,也見人性化和靈活化。

值得一提的是,針對北部都會區發展,政府將提速增效,這一點,本人和新界各同仁一直向特區政府大力呼籲和推動,喜見特區政府對此做出切實回應。報告提出政府會預留80公頃建北都大學教育城、預留牛潭尾土地用作本地大學籌建第三間醫學院的校舍及教研醫院用途,不僅為高等教育提供更多發展空間,還促進知識創新與研究,培養高素質人才。而醫學院的籌建,則顯著提升醫療服務水準,推動醫學研究與教育,促進產學研結合。另外,新田科技城的首批用地將會推出市場,有助促科技創新、產業升級,帶動周邊發展,發展香港新質生產力。而新皇崗口岸大樓「一地兩檢」模式的實施,更是促進區域互聯互通、高效融合的典範,深化粵港澳大灣區合作。

施政報告亦回應了其他民生關切,在青年發展、安老服務、殘疾康復、醫療發展及風險機制、婦女發展、體育發展等方面都給予了充分關注。一系列旨在促進新能源發展、構建職業人才儲備庫等產業與人才培育政策,提升關愛隊伍資助力度,擴大殘疾人士日間照料、住宿服務及學前康復服務名額,優化「廣東院舍照顧服務計劃」,增加「鄰里支援幼兒照顧計劃」參與機會,成立「促進銀髮經濟工作組」,因應長者樂齡產品和服務需求不斷擴大,開拓新的產品和服務可滿足長者需要,帶來更多商機。以及加速推進「南大嶼生態康樂走廊」建設等民生福祉與香港發展舉措,體現了政府深切傾聽並積極回應廣大市民及基層社群真實需求的決心與行動。

整體而言,2024年的施政報告無疑是特區政府經過深思熟慮與廣泛民意的結晶。耗時超過三個月,精心籌備,期間特首不僅組織了超過40場的諮詢會議,還親自深入社區,傾聽民眾的聲音。這份報告不僅凝聚了政府的智慧與決心,更滿載著香港市民的期望與願景。展望未來,我們堅信,在特區政府的引領下,結合全體市民的共同努力,香港定能克服挑戰,把握機遇,持續繁榮發展,共創更加美好的明天。

文:譚鎮國

全國青聯委員、深圳市政協委員、新界社團聯會理事長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