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新官上任三把火,接任不足一個月的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趕在去年年終交功課,發表《香港旅遊業發展藍圖2.0 》,雖然是踏着前任留下的手尾高歌猛進,仍可視為新局長頭炮之作。
審視這幅香港旅遊業往何處去的路徑圖,內容可謂洋洋大觀,企圖心旺盛,目標明確,起碼唔打得都睇得,唔睇得都講得,羅局長講解藍圖願景展現其論述能力,十分熟書,推銷內容說得頭頭是道,顯示她轉任問責官員短短時間已進入情況,接下來,就要看統籌及執行力如何了。
發展藍圖2.0 提出香港旅遊業未來循四個方面發展定位、四大策略、16項實行方向、59項行動綱領以及133項具體措施,遠景及目標是鞏固香港作為世界級的首選旅遊目的地,從而讓旅遊及相關產業推動經濟發展。
實話實說,前述一大堆數字及策略綜述,現階段只能等着瞧,最吸引眼球的一節,就是特區政府期望透過藍圖2.0制定的策略和行動,促進旅遊業增加值由2023年的753億港元增至2029年的1200億港元,提供20萬個就業機會,旅遊業就業人數由2023年145600人增加至2029年的210000人。換言之,特區政府推動旅遊業發展定下的KPI指標,五年之後,增加值需近八成,就業人數亦需增長約五成。
這兩個KPI目標進取抑或保守?不妨套用一個公司形象廣告的兩句話:「不是看到美好才出發,而是走下去才看到美好」。藍圖2.0列出的量化指標,始終只是估算,而且在推動過程難免受到外來因素影響,例如全球經濟環境及地緣政治風險,導致旅客出行意慾下降,甚或誤聽種種流言,故意避遊香港,都是特區政府和業界難以掌控,反而著眼點應在當局是否有持續落實策略,推進具體措施,做得幾多得幾多。
另一個提升旅遊業發展的關鍵因素是業界會否配合以產生協同效應,尤其整個旅遊產業鏈涉及多個行業的互動,由旅行社、從業員、酒店組成的核心,到周邊航空、餐飲、零售、景點經營機構、各類玩樂、交通服務,以至港人對遊客的友善程度,每一個單元行業和個體如何待客,任何一條點讚或負評短片在社交媒體發布,都會以幾何級數在網上傳播,影響香港旅遊業形象。
除了服務質素,業界是否勇於創新求變,推出耳目一新的產品,令旅客香港遊充滿驚喜,回國之後口耳相傳,成為香港的義務旅遊大使,助推旅客人數增長,還是如港澳辦主任夏寳龍苦口婆心說的那一句「一招鮮,吃遍天」,自以為靠着傳統優勢,加上中央政策助攻,抱殘守缺,不知時移勢易,缺乏銳於改革的勇氣,只能等着掉車尾。
香港特區不同於內地擁有龐大的國企體制,中央一聲令下馬上動起來把政策要求落到實處,一國兩制資本主義的香港嘛,正如全國政協常委唐英年那一句:「計計數先」,業界習慣了追求利潤最大快,政府推政策,免費午餐當然最好,否則也要提供資助,稅務優惠,才有事好商量,願意主動配合,反過來政府口爽公帑𣲷,那就虛應一下故事走走過場,口說支持就當作參加了畀面派對,化身花生友等着坐享官成。
早前中央送大禮,恢復並擴大深圳居民一簽多行香港遊之後,部分業界接受媒體訪問,雖然承認內地客人流增加,卻抱怨生意額仍未回到疫前水平,這些深圳內地客大多即日來回,沒有留港過夜消費,酒店業及周邊行業受惠有限,又或是終於盼到客量回歸,馬上好了傷疤忘了痛,不自覺招式已老,難以留客持續經營。
當然,在商言商,期望最好,業績日日如過年可以理解,畢竟業界曾經擁有這樣的榮景,然而,自2019年底疫情至今已五年了,內地旅客的旅遊品味與消費模式早已無復舊觀,業界繼續守株待兔,不思求變,五年如一日老本迎客,不知產品與旅客口味嚴重錯配,一味夢想回到疫情,天長地久,以為每日打開門口馬上客似雲來,門庭冷落則是政府推銷香港吸客不力。可以說,業界心態依然故我,變革求新夸夸其談,特區政府這幅旅遊業發展新藍圖,只會淪為一紙清談空文。
文:戴子魚
資深傳媒人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