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社會一直存在貧富懸殊的問題,作為亞洲高度發展的經濟體系之一,香港的最低工資水平竟然大幅落後於其他地區。從以下表可以看見,新加坡、南韓、日本和台灣,其最低工資的水平在經過換算後,已經超越了每小時港幣40 元,而且在比較上年度的時薪後,各地(包括北京市) 的最低工資升幅都顯著高於香港,就算上年在疫情的打擊下,其他地區的最低工資都比上年有明顯的增幅,作為亞洲四小龍之一,香港在保障低下勞動階層的權益比其他地區實在遜色,難免做造成貧富懸殊的問題。
按最低工資37.5計算,假如一個二人家庭只能夠有一人工作,每週工作6天 (每月共工作26天),每週工作時數約為49.7小時,基層工友只能獲得8,076元的月薪,與二人家庭綜援金額10,962 元相差約五分之一,工友靠最低工資獲得的收入與社會保障的相差不遠,部份人士會選擇「只坐不做」,這就違反了最低工資作為保障他們生活的原則。
202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卡德與同儕在1990年代對美國的最低工資的實證研究發現,最低工資的實施與失業率未必有關連,縱觀多年的經濟學實證研究和經濟數據,最低工資的實施與失業率的因果關係並不明確,失業率是受制於多個因素的影響,香港自2011年5月1日生效後整體失業率都一直維持穩定位置,因此筆者認為社會可以增加對最低工資調整幅度的理性討論及實證評估研究。
最低工資應設定於每小時43元,加幅約為14.7%。我們在考慮調整最低工資時,需要平衡僱主和僱員的利益。調查發現有基層要打兩份工才能負擔到日常生活開支,若最低工資能成功上調,政府應考慮同時設立每天和每星期的最高工時,以保障基層的生活質素。為更好針對基層市民的消費模式,政府應該為基層度身訂做一個新的消費物價指數,將食品、住屋和電力、燃氣及水的比重加大,希望能夠反映他們在日常生活遇到的困難。
文:黃頴灝
民主思路理事 再出發大聯盟共同發起人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