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川港中醫藥合作的建議

中醫藥學是我國古代科學的瑰寶,幾千年累積的健康養生理念和科學實踐是保障我國人民身體健康重要組成部分。近幾年的新冠疫情和流感等大型傳染病頻發,中醫藥都在控制疫情下發揮著全方位及全鏈條的作用。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切實把中醫藥這一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繼承好、發展好、利用好,在建設健康中國、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征程中譜寫新的篇章。”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中醫藥發展的高度重視。

中醫藥是我國文明的一張瑰麗名片。香港特區政府曾在施政報告中有特定的章節規劃了未來的中醫藥行業發展,其中包括推動中藥檢測科研,構建“數碼化中藥平台”,以加快推動中藥信息化及數碼化並促進共享共享;招聘專員將統籌中醫藥專業及政策發展,計劃於2025年與中醫藥界公布共同制訂全面的《中醫藥發展藍圖》;加強中西醫協作繼續探討把中西醫協作推展至如老年退化性疾病等更多新病種;及將與內地中醫醫院建立合作機制,推動香港2025年首間中醫醫院落成運營籌備工作。去年11月,香港特區政府醫務衛生局局長盧寵茂與四川省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田興軍率領的代表團舉行會議,討論深化川港中醫藥合作,也充分表面川港兩地對中醫藥發展合作的重視。

四川是我國中醫藥大省,省級競爭力排名前五,中藥生產企業超過100家,其中不乏例如康弘、好醫生等中醫藥百強企業。此外,川港在學術研究、培養中醫藥人才乃至產業發展交流頻繁,未來可充分利用香港國際航運、貿易和金融平台等角色以及四川中醫藥資源優勢,優勢互補,共同發展我國中醫藥產業的標準化、國際化、現代化。

香港作為國家聯系中外的橋梁,也是國際航空航運中心和國際金融中心。香港在國際貿易和金融領域的經驗能夠為四川的中醫藥行業發展提升速度,而香港資本的市場經驗和管理手段又能夠發揮產業基金的杠桿作用。由政府引導基金、母基金、地方政府設立投資平台,吸引民營資本參與,再與產業方、高校、科研機構共同作為基金的有限合夥人和投資者,出資成立產業基金,激活四川中醫藥行業。同時,由政府對具融資需求的中醫藥企業進行分級,有效組織基金、銀行等金融機構與中藥企業開展產融精準對接,幫助企業善用金融機構扶持政策。在香港開展更多的投資推介會,鼓勵運營經驗豐富的投資機構,通過天使基金、私募股權基金等方式,參與省內中醫藥產業重點項目的投資和孵化。政府在金融端支持四川中醫藥產業升級與發展,資金的進入將加強省內已有中醫藥企業在我國中醫藥生產的競爭力,並且在未來推向國際市場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二級市場方面,目前在港上市的中醫藥企業的市盈率較低,吸引了不少基金大行的關註。借著國家政策對中醫藥需求的推動,四川優質中醫藥企業來港上市融資,將推動香港金融市場的發展以及為企業科研投入,壯大規模提供了資金。

2022年,我國出口至香港的中成藥總額為1.7億美元,同比增長36.9%。香港是海上絲綢之路的橋頭堡,又面對東盟龐大的華人華僑市場。根據2022年特區政府統計署的數據,巴西為香港中藥材的主要供應地,占比33%,隨後為中國內地,達30%。出口總額來說,韓國占33%,其次是澳門約20%及中國內地占18%。香港中醫藥材對外貿易額自2021年開始呈現反彈趨勢。因此,香港對於“一帶一路”市場仍然有龐大的發展潛力。

香港以中藥國際化標準建設“一帶一路”中醫藥貿易中心,將推動中藥對沿線國家或地區的出口。藉此機會應鼓勵四川中藥企業加快參與《中藥材認證計劃》,建設中醫藥“有效、安全、可控”數字化平台建設,推動現代醫學與中醫藥學共融發展,主動尋求國際合作開發,以對接國際標準;積極參與國際認證,通過香港面對西方國家的平台爭取進入國際主流市場。

同時,繼續與國際醫藥界業內人士緊密聯系,在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原則下加強中醫藥的交流合作,善用香港國家國際窗口的角色,調整內銷與出口比重來增加創匯,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和高質量發展,助力國家在中醫藥發展的整體戰略規劃,弘揚中華文明所蘊含的醫學精髓。

香港的中醫文化歷史悠久,中醫師、跌打鋪、涼茶鋪等隨處可見。不過普遍市民對中醫藥的認識仍然較為分散,並未形成如西醫般系統性的認識。四川是旅遊大省,除了豐富的旅遊資源以外,還有巴山大峽谷中醫藥健康旅遊中心、七曲山中醫藥康養風景區和瀘州大黑洞景區中醫藥健康服務中心等省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基地。近年來,為了增強香港市民對祖國的向心力,各家教學團體、慈善機構都組織了許多前往內地的交流團。在行程安排方面也能帶他們前往省內各個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基地參觀學習。組織綠色生態旅遊,介紹當地著名的中成藥材,參觀當地規模較大的中醫藥生產企業,了解中醫藥產業業和周邊產業的產業鏈,包括中醫藥材種植、中成藥生產、藥物質量檢驗和中醫藥貿易批發及零售,打造中醫藥品牌文化旅遊事業。

文 : 陳祖光

同仁基金會主席、四川省政協委員、香港警察隊員佐級協會主席顧問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