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n.kinliu.hk/wp-content/uploads/2025/02/n.kinliu.hk-xie-yuehan-0213-website-thumbnail-768x664.jpg)
在這個地窄人稠大都市,原來香港曾連續多年蟬聯全球最長壽的地區之一,特區政府對長者的相關開支多年持續攀升,為長者安排的安老服務、醫療健康服務及財政支援等三大範疇的經常開支預算在2019-2020年度合共佔政府總開支的20.8%,較2012-2013年度的相關開支按年平均增長11.4%,遠高於同期政府總開支7.7%的年均增長率。
如果不是因為寫這篇文章去搜集相關資料,例如近期對香港長者的2元車費是否要嚴格管控和削減開支。特區政府於2012年推行2元乘車優惠,普遍受到長者歡迎。但2元乘車優惠的財政支出由2021/22年度13.95億元,增至2022/23年度30.79億元,2023/24年度達40億元,2024/25年度估計為60億元,在今日政府財政緊絀時刻,這筆開支確實不小。
![](https://n.kinliu.hk/wp-content/uploads/2025/02/n.kinliu.hk-2-10-768x432.jpg)
根據「亞太區銀髮經濟市場潛力指數」,若按老年人口消費能力,香港在全球排名第四和在亞太地區第二名,反映本地老齡人口的消費潛力以及銀髮產業的潛在市場規模均不可小覷。本地近年人口老化的趨勢急劇加速,長者人口在退休保障、健康醫療、長期照顧等方面,都加重政府財政負擔,甚至影響勞動市場和經濟活力。
![](https://n.kinliu.hk/wp-content/uploads/2025/02/n.kinliu.hk-72-768x576.jpg)
聯合國發佈的《2023年世界社會報告》顯示,2021年全球65歲以上人口有7.61億,約佔總人口的9.62%,預計到2050年將倍增至16億,其增長速度將超過年輕人口的群體。日本總務省去年7月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月1日,日本65歲及以上老年人佔該國總人口的比例近30%,所以日本政府對長者政策及應對措施,應可作為借鏡。
![](https://n.kinliu.hk/wp-content/uploads/2025/02/n.kinliu.hk-73.jpg)
政府統計處預測,香港65歲或以上的銀髮人口將從2023年的164萬人,至2043年將增加至267萬,佔總人口的百分比將由2023年的22.8%增加至2043年的35%。屆時,超過三分之一的香港人口將會是銀髮人口,相關市場潛力不容忽視。而香港衛生署的資料指出,2022年香港居民出生時預期壽命從1971年男性67.8歲和女性75.3歲分別增加到2022年的80.7歲和86.8歲,至今香港男女性預期壽命仍然居於世界最前列。
![](https://n.kinliu.hk/wp-content/uploads/2025/02/n.kinliu.hk-74-768x576.jpg)
上述數字顯示,未來香港的銀髮市場將會是相當活躍和龐大,但香港工商界好像未有足夠重視,希望政府聯同工商界積極探討,並引入「產、學、研、社」代表的參與,甚至可邀請大灣區9個城市共同研究,如何制訂開發銀髮市場,因為「北上消費」已成為新趨勢,大家可從市場化的角度出發,為銀髮經濟的發展設計定位和釐訂方向。
![](https://n.kinliu.hk/wp-content/uploads/2025/02/n.kinliu.hk-75-768x576.jpg)
而整個社會和工商界可以轉變思維方式,從提供「福利」轉向「做產業」,並可以考慮延長退休年齡限制,以及善用長者的寶貴經驗和管理知識。過去政府曾舉辦「樂齡科技博覽高峰會」,本港可考慮將「智慧養老」納為建設智慧城市的一項重點範疇,並制定相應的發展佈局與政策部署。
當然,政府應對社會上弱勢社群的長者予以照顧,特區政府可考慮透過「創新及科技基金」資助長者多認識和利用新科技知識。我身邊有很多長者高人,至今是以回饋社會精神,在各個領域積極参與和提供協助,他們的無償服務精神令人欽佩。
古有諺語「人生七十古來稀」,現今變成「人生七十平常事」,故此一方面工商界要積極思考如何去提供適當服務予銀髮一族,從藥品,醫療,保健,養老,旅遊,飲食至利用大灣區廣大空間和市場,滿足長者需要。當然政府亦要對基層長者各種需要作長遠規劃,否則經常發生資源錯配浪費公帑現象。
估計到2035年,中國老年人口數量佔比將超過30%約為4億人,進入重度老齡化階段。國務院2024年1月發布《關於發展銀髮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見》,提出拓展居家助老服務、打造智慧健康養老新業態、發展抗衰老產業、加強創科應用、打擊涉老詐騙等26條舉措,港府是否亦應積極研究中日兩國有關「銀髮經濟」及「人口老齡化」各種問題,先作未雨綢繆和長遠規劃,令香港長者及子女們安心。
文:謝悅漢
資深媒體人,經常有作品登在《亞洲週刋》及內地《今日頭條》網站,著作包括《水泥森林中吶喊》(天地圖書)及《香港仍有善心人》(大公報)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