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投公司是香港最大的潛在投資 文:劉 信

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最近召開記者會,宣布落實與思謀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港投公司被媒體譽為「港版淡馬錫」,成立至今兩年,首次公開簽署合作協議,固然令人期待。港投公司會如何一邊扶邊香港產業發展,一邊在投資回報中間取得平衡,在香港政府財赤需要依賴借貸謀求新收入的時候,港投公司的出現猶如雨後甘露一般。

近年特首李家超帶領香港由治入興,過去兩年成立多個新項目,嘗試為香港尋找新出路。於2022年施政報告中成立的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港投公司將管理四個組合基金,分別為「香港增長組合」、「大灣區投資基金」、「策略性創科基金」及「共同投資基金」。

港投公司的成立,主要在於外匯基金的投資回報率一直被媒體質疑,但投資回報從來不是外匯基金的存在價值。外匯基金的作用是為穩定香港聯繫匯率而建立,固當年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便由外匯基金入市穩定貨幣市場「打大鱷」。港投公司的成立目的,則並沒有穩定聯繫匯率的需求,真正是從投資回報及香港產業發展中出發。從港投公司管理的四個投資組合,更加可以想像港投公司的成立目的。

今次港投公司與思謀合作,可以說是接近滿足所有港投公司的成立條件,思謀是一間港產的AI獨角獸,既有「港產」概念,又有「科研」概念,「獨角獸」更加容易帶來一定的投資回報。相信諸君也是充份理解為何今次特區政府隆重其事,特首與財政司司長分別在簽署儀式上發表講話,港投公司未來的發展方向無疑有值得期待的空間。

不過,港投公司至今的透明度卻成為一個有待改進的空間,今次與思謀合作,被不少媒體稱為「首個合作項目」,即使港投公司行政總裁陳家齊也直言是港投公司的首個項目。但今年3月,曾有官員透露港投公司正管理80億美元的資產,那麼究竟該80億元資產的性質是不是僅為現金或定期存款等等呢?未來港投公司的投資方向是什麼呢,相信都是一眾關心香港政府前途的人有興趣的事。

過去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官員回應查質時,僅以「投資涉及市場敏感資料」作回應。港投公司作為香港未來重要的一部分,為其減低民間壓力,提高投資門檻避免成為「水魚」是可以理解的行為。但另一邊廂,即使是外匯基金現時都會定期有限度公布其投資組合及回報的概覽,港投公司未來可以考慮在保持投資質素及提高透明度中間,有限度透露一些資訊予公眾。

文:劉 信

媒體工作者,學研社成員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