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載荷專家首入國家預備航天員的多重意義 文:楊莉珊

曾經,楊利偉、聶海勝等國家及航天員訪問香港引發熱潮,成為萬千青少年的偶像。近日,國家航天事業再度在香港成為焦點:首位香港載荷專家成功入選中國預備太空人名單。這一則振奮人心的消息不僅標誌著「一國兩制」下的香港與祖國更加緊密地融合在一起,更代表香港在科技和創新領域取得了新的突破,香港「土產」科學家可以與國家菁英共同探索宇宙的奧秘,為社會帶來多重非凡的意義。

事件無疑是近日香港的社會焦點之一,對香港科技實力和人才培養成果的充分肯定,別具社會意義。多年來,特區政府在科研和創新方面持續投入,致力維持香港優質的科研環境,盡心培養本地及吸引國際高素質的科技人才。這些努力終於有所回報,香港科學家有機會親身參與太空科研工作,為國家航太(航天、太空)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媒體稱,此次選拔過程極為嚴格,對候選人的知識、體能、心理等多方面都進行全面考核。香港載荷專家成功入選,不僅體現了其個人有卓越能力和專業素養,更彰顯了香港在科技領域的整體實力。特首李家超形容入選者「是香港人的驕傲,是香港青年的榜樣」。這一成就的背後,是香港特區政府對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的高度重視,以及香港科研人員的辛勤付出和不懈努力。

因此,事件還具有重大的教育意義,因為消息對於香港的年輕人帶旯巨大的激勵作用。它傳遞出一個明確的資訊:只要有夢想並為之努力,每個人都有機會實現自己的太空夢。這不僅為香港的年輕人樹立了榜樣,也為他們指明了前進的方向。未來,我們可以期待更多的香港青年投身科技事業,為祖國的航太事業注入新的活力和創新力量。

第三方面,事件也進一步豐富了香港的國際角色,同時鞏固了香港在國際科技舞臺上的地位,在城市價值上多添新的篇章。香港雖然是世界公認的國際大都會,但歷來以經濟、旅遊、美食等聞名。如今,香港在航太領域也取得了顯著的進展,這無疑將進一步完善香港爭取成為「國際科技之都」的基石。

第四方面,港人入選國家重大科研項目,還深具政治意義,因為這體現了國家對香港科技發展的高度認可和支持。特首李家超日前向傳媒談及此事,表示只有在「一國兩制」下,香港才有資格參加航天工程這項國家任務,選出來自香港的載荷專家體現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的獨特地位。在“一國兩制”的方針下,香港不僅保持著繁榮穩定的社會環境,還在科技、經濟、文化等多個領域與祖國保持著密切的交流和合作。這種緊密的聯繫為香港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後盾,也為香港的多元發展創造了廣闊的空間。

香港載荷專家入選預備太空人這一歷史性事件,不僅是對香港科技實力和人才培養的肯定,更是對香港未來發展的美好期許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國際合作的日益深化,香港有望在國際航太領域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同時,我們也期待香港的年輕人能夠繼續發揚“愛國愛港”的精神,為祖國的航太事業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文:楊莉珊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香港(地區)商會會長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