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金庸:另闢蹊徑的「劍宗武學」(三)  文:寒柏

「獨孤九劍」活像是「公開試精讀筆記」

在風清揚傳劍的情節裡,我們明顯看到「獨孤九劍」有不少「料敵機先」的竅門,擅長察看敵人招式的破綻和漏洞。但單是「料敵機先」還不足夠,還要有實實在在方法,可以最直接、最省力和最簡單的手段,把敵招破解。因此,「獨孤九劍」就好像把天下武術都重新編排,先總結了天下劍法,接着便把所有武學歸納分類,逐個針對,破盡短器械、長器械、奇門兵刃、拳腳功夫、暗器及氣功等等。

打個比喻,「總訣式」就如公開考試的「精讀筆記」或「應考參考書」,把課程的重點扼要總結說明。單是總結課程細節,學生未必可以通盤明白,要「活學活用」更是大大不易。所以,接着的八劍,便要破盡天下武學,就直如別出心裁的「模擬試題」一樣,且分門別類,方便索引,讓學生可透過操練「模擬試題」而對課程裡的每一個論點更加理解。學生只要多加操練,便會明瞭課程的重點、並熟習考試的模式和理解答題的技巧,等到真正考試時,自然會贏面大增。

除了「精讀筆記」之外,自然要有「舊試題倉庫」。話說「五嶽劍派」曾和魔教大戰,卻用上了一些卑鄙手段,把魔教十長老困在「思過崖」的山洞裡。魔教十長老深感不忿,在臨死前把「五嶽劍派」最常用及最厲害的絕招,都刻在石壁之上,還奉上了破解之法。諸般破招之法,顯是最直接、最厲害的妙着,且看看令狐沖起初看到這些招式時的想法:

霎時之間,他 (令狐沖) 對本派武功信心全失,只覺縱然學到了如師父一般爐火純青的劍術,遇到這使棍棒之人,那也是縛手縛腳,絕無抗禦的餘地,那麼這門劍術學下去更有何用?難道華山派劍術當真如此不堪一擊?(《笑傲江湖》第八回)

原來令狐沖看到魔教十長老的破招之法,即連對本門劍法也完全失去信心,明顯可見這些破解之法,肯定十分高明。其時令狐沖的劍法修為有限,見識亦不夠廣,或許作不得準。但即連風清揚,雖認為單論武學境界,魔教十長老還不算是最厲害,但純看這些破招的「範例」,也感到十分佩服:

風清揚歎了口氣,說道:「這些魔教長老,也確都是了不起的聰明才智之士,竟將五嶽劍派中的高招破得如此乾淨徹底……」(《笑傲江湖》第十回)

如果說「獨孤九劍」像是「精讀筆記」或「應考參考書」,那麼「思過崖」的山洞裡,魔教十長老所留下的「五嶽劍派絕招」和「破解之法」,就更加似是一個「舊試題倉庫」一樣。而且,原來這些「舊試題」年代久遠,不少最精妙、最艱深的題目,亦早已失傳,即連「考試局」也沒有備份。當世五嶽劍派的劍招,甚至乎無法招越石壁上所記:

風清揚指著石壁上華山派劍法的圖形,說道:「這些招數,確是本派劍法的絕招,其中泰半已經失傳……」(《笑傲江湖》第十回)

此外,魔教十長老明顯就是「補習天王」,不僅在「思過崖」山洞裡,成立了一個「舊試題資料庫」,還提供了「標準答案」,教導考生可以最簡單、最直接和最精準的方式作答。才智高超之士可「活學活用」,操練一下「舊試題」,自然可以事半功倍,應試時更是得心應手;平庸之輩,至少亦可把「標準答案」死記硬背,依樣葫蘆的作答,考試成績亦肯定不會太差。

令狐沖習得「獨孤九劍」後,先是破了田伯光的快刀;在田伯光眼裡,彷彿令狐沖的每一招,都像是快刀的剋星。不久,令狐沖又遇上了華山派的「劍宗」成不憂。成不憂一出手的四招劍法,原來卻是一招四變,令狐沖早在「思過崖」山洞之石壁上看得清清楚楚,更知道破解之法。就算他沒有學「獨孤九劍」,也可用魔教十長老的破解成不憂的劍招。其後,令狐沖身受重傷,無法運氣,被迫以還未純熟的「獨孤九劍」與「劍宗」封不平作戰。令狐沖最終所以能夠獲勝,除了是生死繫於一線,潛能爆發而瞬間領悟「獨孤九劍」的精要之外,原來封不平的一百零八式「狂風快劍」,雖然連華山派掌門岳不群也似乎未見識過,但卻偏偏包含在魔教十長老所記下的華山派絕招之內。對令狐沖來說,「狂風快劍」的招式,當可以「獨孤九劍」破解;破招之法,亦可從魔教十長老的「舊試題倉庫」中找得到。

總的來說,「獨孤九劍」正如「精讀筆記」;魔教十長老就像是「補習天王」,在石壁留下的招式,更似是「舊試題倉庫」,並奉上「標準答案」。《笑傲江湖》的武林世界裡,就只風清揚和令狐沖擁有這部「精讀筆記」,亦只有他們才見識過那個「舊試題倉庫」。令狐沖悟性高,又讀過「精讀筆記」,自然輕輕鬆鬆的成為「高材生」了。

到底金庸在建構「獨孤九劍」的理論基礎時,有沒有聯想起「精讀筆記」和「舊試題倉庫」呢?

話說金庸在初中三年級時,看到許多學生為準備考高中試而苦讀苦熬,便靈機一觸,夥拍三位同學,搜集了許多中學招考試題,加以分析解答,並以一種方便索引查閱的方式編輯成冊,完成了一部名為《獻給投考初中者》的「應考參考書」。其後,三人還自組發行,這部「應考參考書」十分暢銷,從麗水、江西、福建和安徽都大賣,金庸等人也大賺一筆。

既然金庸有過編寫「精讀筆記」的經驗,還搜集了眾多試題,並曾逐一加以解答,不就是有點「魔教十長老」的風範嗎?把題目分門別類,以「方便索引查閱」的方式編成參考書,不就是「獨孤九劍」把天下武學都歸納分類,並逐一破解的方法嗎?

想深一層,循予漸進的把課程唸好,把基礎打穩,就像是「練內功」一樣,學術基礎越好,熟能生巧,便可應付不同的考試題目。但反過來說,專看「精讀筆記」,不停操練「模擬試題」或「舊題目」,亦是應付考試的好方法,不就是「劍宗」的路徑嗎?

那麼,金庸在杜撰「獨孤九劍」時,又是否想起過當年曾編寫的那部《獻給投考初中者》呢?

大家可能忽略了「獨孤九劍」之快

「獨孤九劍」除了「以天下劍法為根基」,並條理分明的把天下武術逐一擊破,能做到「料敵機先」、「各招渾成」之外,其運劍的手段也是極快。所謂「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這一至理,其實在《神鵰俠侶》中,楊過一邊苦等小龍女十六年之約,一邊推敲獨孤求敗「木劍」及「無劍勝有劍」的境界之時,早已想得一清二楚:

於是折攀樹枝,削成一柄木劍,尋思:「玄鐵劍重近七十斤,這柄輕飄飄的木劍要能以輕制重,只有兩途:一是劍法精奧,以快打慢;一是內力充沛,恃強克弱。」(《神鵰俠侶》第三十二回)

楊過沒有找到「獨孤求敗」所留下的秘笈,神鵰亦始終非通靈,無法習得其「以快打慢」的「劍法」,主要還是「練氣」為主。他得神鶤的引領,在東海岸邊與怒潮相抗而功力大增,反覆六年,先是練至極重,然後極輕,最終做到輕重隨心、收放自如,始得大成。值得一提的是,現實武學之中,發出來的力量越大,原理上,速度也越快,兩者實無抵觸,甚至乎是相輔相乘;只要方法正確,當可做到又快又重。無論如何,「以快打慢」正是「以劍破氣」的其中一個法門;獨孤求敗能做到「無劍勝有劍」,這個「快」字,實不可缺少。

到底「獨孤九劍」的劍招有多快呢?話說令狐沖身受重傷,卻被十五個左冷禪派來的黑道高手圍攻,明明是九死一生了:

只聽得那蒙面老者道:「大夥兒齊上,亂刀分屍!」令狐沖……長劍倏出,使出「獨孤九劍」的「破箭式」,劍尖顫動,向十五人的眼睛點去。只聽得「啊!」「哎唷!」「啊喲!」……十五名蒙面客的三十隻眼睛,在一瞬之間被令狐沖以迅捷無倫的手法盡數刺中。

獨孤九劍「破箭式」那一招擊打千百件暗器,千點萬點,本有先後之別,但出劍實在太快,便如同時發出一般。這路劍招須得每刺皆中,只稍疏漏了一刺,敵人的暗器便射中了自己。令狐沖這一式本未練熟,但刺人緩緩移近的眼珠,畢竟遠較擊打紛紛攢落的暗器為易,刺出三十劍,三十劍便刺中了三十隻眼睛……令狐沖……俯身撿拾長劍,哪知適才使這一招時牽動了內力,全身只是發戰,說什麼也無法抓起長劍,雙腿一軟,坐倒在地。(《笑傲江湖》第十二回)

由此可見,「獨孤九劍」不僅是「料敵機先」這麼簡單,能做到「後發先至」,其一是可瞬間察看到對方招數上的破綻,其二正是出招極快。「破箭式」居然可以運劍來打落四方八面攻來的暗器,使劍之快和準繩,實已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想深一層,金庸在這一橋段裡,已有一點「打茅波」,並沒有遵守自己一直以來所定下的規矩。在「金庸武俠世界」裡,諸法神通皆以「內功」或「內丹」作為基礎。現實世界裡不可能的事,只要附有內功,就可以把「不可能」的都在小說世界裡逐一實現。可是,試想想,令狐沖竟能在一剎那間便刺中三十隻眼睛,其準繩之高也罷了,但在沒有內力之下,他怎可能使劍使得這麼快?

查大俠妙筆生花,先是向讀者解釋,這是「破箭式」的竅門。然後,讀者也會跟隨着作者的思路去想,這一劍本來是用來打暗器的,刺人眼睛自然容易得多。令狐沖此刻不過是以奇招忽施偷襲,才可以一舉成功。

可是,讀者可以想深一層,在「金庸武俠世界」裡,如果內力全失,凡人又怎能在一剎那間連出三十劍,且每劍皆中?因此,查大俠最後還補上了一句「適才使這一招時牽動了內力」,輕輕帶過。由此可見,這一招「破箭式」如鬼如魅,快似閃電,也不可能完全「使招不使力」,總要牽扯到一點「內力」才行。雖說查大俠有點「打茅波」之嫌,但單只一句「牽動了內力」,又能「自圓其說」起來。而且,這一段解釋說得十分出色,非常好看。

無論如何,在《笑傲江湖》的世界裡,一個「內力全失」的人,以「獨孤九劍」運劍,僅是「牽動了內力」,便可以在一息間連出三十劍,已到了不可思議的地步,可以算是「天下第二快」。那麼,「天下第一快」又是那一門武功呢?讀者當然清楚知道:

那日在黑木崖上與東方不敗相鬥,東方不敗只握一枚繡花針,可是身如電閃,快得無與倫比,雖然身法與招數之中仍有破綻,但這破綻瞬息即逝,待得見到破綻,破綻已然不知去向,決計無法批亢搗虛,攻敵之弱。是以合令狐沖、任我行、向問天、盈盈四大高手之力,無法勝得了一枚繡花針。令狐沖此後見到岳不群與左冷禪在封禪台上相鬥,林平之與木高峰、余滄海、青城群弟子相鬥。他這些日子來苦思破解這劍招之法,總是有一不可解的難題,那便是對方劍招太快,破綻一現即逝,難加攻擊。(《笑傲江湖》第三十六回)

東方不敗練成「葵花寶典」上的武功,僅以一枚「風吹得起,落水不沉」的繡花針,周旋於令狐沖、任我行、向問天和上官雲等四大高手之中,若非任盈盈出手傷楊蓮亭以擾東方不敗心神,似乎東方不敗力戰四人,還可取勝。此外,他曾以一枚繡花針便把令狐沖的長劍蕩開,劍術之巧,勁力之強,實可稱得上是「天下第一」。在令狐沖眼裡,東方不敗的招式並非完全沒有破綻,但由於動作太快,破綻瞬息即逝,無法攻破,簡單來說,相比起「葵花寶典」來說,「獨孤九劍」就是不夠快。

總括以上的觀點,「獨孤九劍」以天下劍法為根基,然後把所有武術分門別類的逐個擊破,教導人家如何「料敵機先」和「後發先至」,實有如「公開考試精讀筆記」或「應試參考書」,「魔教十長老」把「五嶽劍派」的絕招逐一記錄在石壁上,並提供最直接的破解之法,亦像是「舊試題」或「模擬試題」的倉庫。練習者以此為根基,便可逐漸做到「各招渾成」,再追求「無劍勝有劍」和「無招勝有招」的境界。

此外,「獨孤九劍」尚有不傳之秘,除了擅找人破綻之外,運劍也是極快,只略比「葵花寶典」的劍招慢,稱得上是「天下第二快」。

風清揚「傳劍」之時,表現了其「體」的一方面;令狐沖的每一場戰鬥,都展示了其「用」的一方面,兩者合起來,便能全面表達了一套完整的武學理念,在「氣宗」為主導的世界之外,正式建立了「劍宗思想觀」。

原來「劍氣之爭」,居然與「葵花寶典」有關

所謂的「劍氣之爭」,其實各得一偏,當中帶有中華哲學的二元論之味道。嚴格來說,「劍氣之爭」亦不過是學術研究,豈能算是岳不群口中的「正邪之爭」?劇情發展下去,我們才知道,原來華山派「劍氣之爭」,卻全因有華山派上代高手偷看「葵花寶典」而起:

方證……轉頭又向令狐沖道:「據說華山派有兩位師兄弟,曾到莆田少林寺作客,不知因何機緣,竟看到了這部《葵花寶典》。」

……方證又道:「其實匆匆之際,二人不及同時遍閱全書,當下二人分讀,一個人讀一半,後來回到華山,共同參悟研討。不料二人將書中功夫一加印證,竟然牛頭不對馬嘴,全然合不上來……兩個本來親逾同胞骨肉的師兄弟,到後來竟變成了對頭冤家。華山派分為氣宗、劍宗,也就由此而起。」(《笑傲江湖》第三十回)

東方不敗學通了「葵花寶典」的武功,出手極快,內力亦深,招數兔起鶻落,極盡變幻之能。綜合幾方面的證據,我們或可推測得到,「葵花寶典」亦應該分「內功」和「劍法」兩部份。「氣宗」看到的是「氣功」的部份,「劍宗」則注意到「劍法」的部份。「氣宗」認為練好「氣功」,才可以使出這麼厲害的劍法,「劍宗」則看到其劍法的部份,認為劍招極巧極快,才是重點。二人都不知「葵花寶典」另有「自宮練氣」的法門,武功秘笈又被魔教搶去,便生出「劍氣之爭」了。

(待續)

文:寒柏

從事金融業,自由撰稿,醉心武俠小說創作;近期發表《汴京遊俠傳》、《獵頭交易》和《天人》等小說。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