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金庸:另闢蹊徑的「劍宗武學」(二)  文:寒柏

「劍宗」如何突破「氣宗思想」的框架?

(中新社)
(中新社)

金庸大師在《笑傲江湖》裡描寫這場「劍氣之爭」,自然為了尋求突破。到底我們如何可以推翻原有的「氣宗世界觀」?「劍宗」的封不平的劍法雖高,但似乎武學識見一般,且不善言辭,與岳不群鬥嘴,自然是相形見拙。可是,「氣宗思想觀」亦有其局限,未必全對。其實,早在以「氣宗為本」的《天龍八部》裡,已滲有對「氣宗思想」的些微修正,只是讀者未必會注意得到罷了。話說丁春秋打敗了同門的薛慕華之後:

薛慕華道:「我學這些招式,原意是想殺了你,可是……可是不論什麼精妙招式,遇上你的邪術,全然無用……唉!」說著搖頭長歎。丁春秋道:「不然!雖然內力為根本,招數為枝葉,根本若固,枝葉自茂,但招數亦非無用。你如投入我門下,我可傳你天下無雙的精妙內力,此後你縱橫中原,易如反掌。」(《天龍八部》第三十回)

引文的重點是「招數亦非無用」。原來在丁春秋的眼裡,薜慕華只是內力不濟,但始終學了不少精妙招數,只要有內力補足,便可橫行天下。其實丁春秋的說法,已修正了「內力為本,招數居末」的「逍遙派」指導思想。而且,丁春秋能暗算師父,明顯不是靠內力較強,而且他縱橫江湖多年,其中依靠的正是用來「破氣」的「化功大法」。

此外,無崖子受二徒弟丁春秋暗算後重傷而殘廢,仍沒有立時把自身的七十餘年功力傳給他的大弟子蘇星河,似乎無崖子清楚知道,由於他本人也沒有練全「逍遙派」的所有武功,蘇星河所學博雜,練武並不專心,縱然蘇星河功力大增,始終無法十拿九穩的勝過「一身邪術」的丁春秋。無崖子只得另覓英俊少年,打算傳授七十餘年內功給他後,再派他去找李秋水學習「逍遙派」的諸般神通,方能報得大仇。明顯可見,無崖子的一方,縱有七十餘年的「北冥真氣」加上自己所學的招式,仍不足以穩勝丁春秋,正是內力有餘而招數不足,只得求教於同門師妹李秋水了。此外,「重氣」的「逍遙派」,居然出了一個認為「招數亦非無用」的丁春秋,他不僅成功暗算師父,還練就一身邪術,誰說「招數居末」了?

當然,丁春秋「一身邪術」,以「化功大法」及「三笑逍遙散」橫行天下,雖能「以招破氣」,但始終出身於「逍遙派」,仍算是「氣宗人物」。

要真真正正的顛覆「氣宗思想觀」,就要細讀《笑傲江湖》,亦可先從華山派的「劍宗」理論基礎入手。封不平還不算是「劍宗」裡武功最高的一位,要數劍法最強,當然是風清揚風太師叔了。且看看令狐沖在思過崖面壁碰上風清揚,並學得「獨孤九劍」的一段:

風清揚道:「九劍的第一招『總訣式』,有種種變化,用以體演這篇總訣,現下且不忙學。第二招是『破劍式』,用以破解普天下各門各派的劍法,現下也不忙學。第三招『破刀式』,用以破解單刀、雙刀、柳葉刀、鬼頭刀、大砍刀、斬馬刀種種刀法。田伯光使的是單刀中的快刀法,今晚只學專門對付他刀法的這一部分。」 

令狐沖聽得獨孤九劍的第二招可破天下各門各派的劍法,第三招可破種種刀法,驚喜交集,說道:「這九劍如此神妙,徒孫直是聞所未聞。」興奮之下,說話聲音也顫抖了。(《笑傲江湖》第十回) 

原來《神鵰俠侶》中的武林怪傑「劍魔」獨孤求敗,尚有「劍法」流傳後世。楊過巧遇神鵰,到「劍塚」窺知獨孤求敗的劍術境界,拿着「玄鐵劍」,得「鵰兄」誘導引領,在瀑布、雪地及怒潮中練劍,嚴格來說,所習者不過是獨孤求敗的「氣功」。獨孤求敗的「劍法」,要等到《笑傲江湖》才問世。

單看風清揚的對答中可見,「獨孤九劍」明顯是「練劍」的法門,極有條理,首先是「總訣式」,然後是「破劍式」、「破刀式」、「破槍式」、「破鞭式」、「破索式」、「破掌式」、「破箭式」和「破氣式」等等,一共九式。

簡單來說,「總訣式」就是以「天下劍法」作為根基,歸納了三百六十種變化,似乎企圖把天下間劍法都包含其中。掌握了天下劍法的諸般變化後,便按用劍者的思維,依次把武學分成八門。先是「破劍」,可「破盡天下劍招」,接着便是「破刀」。破解這些「短器械」之後,「破槍」便用來對付「長器械」。其後,則是破盡「鞭」和「索」兩門所組成的「奇門兵器」。最後三招,則是破解「拳腳功夫」、「暗器」和「氣功」等等。此外,每一式劍法,也包含了諸般變化。舉例說,「破刀式」,便至少有破解「單刀」、「雙刀」、「柳葉刀」、「鬼頭刀」、「大砍刀」、「斬馬刀」等諸般刀法。田伯光的刀法,則被歸納在「單刀」中的「快刀」。

值得注意的是,要學成這套武功,每一招的次序都不宜顛倒。儘管風清揚傳藝之際,時間倉促,要「即炒即賣」的先傳授「破刀式」予令狐沖,但他當時已有言明,最好還是學完「總訣式」和「破劍式」,否則始終無法把「破刀式」練得好。因為用劍的基本原理在「總訣式」,「破刀」的法門,亦不少是從第二招「破劍式」而來,所以不能忽略。由此可見,「獨孤九劍」破解天下武學,是從用劍者的角度出發,由近至遠,層次分明,絕不馬虎。風清揚這樣隨便解說,已可看到「獨孤九劍」的博大清深。

據令狐沖所憶述,風清揚從來沒有教過他練氣,傳授的全是「使招不使力」的竅門。因此,風清揚談及「獨孤九劍」之理論部份,可當成是「劍宗」的「指導思想」。金庸借風清揚之口,陳述「獨孤九劍」的系統之後,如何讓讀者進一步理解和信服呢?當然要舉例說明,且看看風清揚如何教令狐沖破解田伯光的快刀:

風清揚……說道:「這第三招『破刀式』講究以輕御重,以快制慢。田伯光那廝的快刀是快得很了,你卻要比他更快。以你這等少年,和他比快,原也可以,只是或輸或贏,並無必勝把握。至於我這等糟老頭子,卻也要比他快,唯一的法子便是比他先出招。你料到他要出什麼招,卻搶在他頭裡。敵人手還沒提起,你長劍已指向他的要害,他再快也沒你快。」

令狐沖連連點頭,道:「是,是!想來這是教人如何料敵機先。」風清揚拍手讚道:「對……任何人一招之出,必定有若干徵兆。他下一刀要砍向你的左臂,眼光定會瞧向你左臂,如果這時他的單刀正在右下方,自然會提起刀來,劃個半圓,自上而下的斜向下砍。」(《笑傲江湖》第十回)

原來其中的關鍵,就是要做到「料敵機先」,從對方的些微動作之中,看穿對方的意圖,從而找到招式上的破綻,自然可以做到「制敵死命」。因此可見,似乎「獨孤九劍」在「找尋破綻」上有獨到之秘,然後,就是有一系列的法門,可以「後發先至」的破敵,最終連一個「糟老頭兒」都可以破解年輕人的「快刀」,還不必用上內力,或消耗極少的內力便能做到。此外,風清揚還道出了「出手無招」的概念,正式道出「無招勝有招」的境界。

值得一提的是,「獨孤九劍」的武學理論,重視「破解」,擅長「找尋破綻」從而「一舉制勝」,如「庖丁解牛」一樣,所謂「無招勝有招」,似乎有着「以無用之用乃為大用」的道家至理;這套武術的總訣式,還是取材自中土哲學:

只見風清揚屈起手指,數道:「歸妹趨無妄,無妄趨同人,同人趨大有。甲轉丙,丙轉庚,庚轉癸。子丑之交,辰巳之交,午未之交。風雷是一變,山澤是一變,水火是一變。乾坤相激,震兌相激,離巽相激。三增而成五,五增而成九……」(《笑傲江湖》第十回)

說了半天,原來「獨孤九劍」算是中土武學,其理論基礎,亦是源自《易經》。風清揚的一席話,算是為「劍宗」重新建立其理論基礎,「體用」兩方面,算是表達了「體」的一端。至於如何「用」,則要看令狐沖用劍禦敵的部份了。且看看到底令狐沖如何仗着「獨孤九劍」大發神威。

「無招勝有招」的底蘊,其實始終是「各招渾成」

風清揚在正式傳授「獨孤九劍」之前,教令狐沖使劍要「活學活用、不必拘泥」。令狐沖以為最高的劍術境界是「各招渾成,敵人無法可破」,風清揚認為未必全對,從而道出「無招勝有招」的境界:

令狐沖……喃喃的道:「根本無招,如何可破?根本無招,如何可破?」……風清揚道:「要切肉,總得有肉可切……敵人要破你劍招,你須得有劍招給人家來破才成。一個從未學過武功的常人,拿了劍亂揮亂舞,你見聞再博,也猜不到他下一劍要刺向哪裡,砍向何處……真正上乘的劍術,則是能制人而決不能為人所制。」他拾起地下的一根死人腿骨,隨手以一端對著令狐沖,道:「你如何破我這一招?」 

令狐沖不知他這一下是什麼招式,一怔之下,便道:「這不是招式,因此破解不得。」(《笑傲江湖》第十回)

可是,想深一層,一個「不曾學過武功的人」算是「出手無招」,明明說是「無法破解」,為何又會「給人輕易打倒」呢?「上乘的劍術」,又如何做到「能制人而決不能受制於人」呢?風清揚並沒有再解釋下去。現實生活中,所謂「人力有時而盡」,武俠世界裡的大威力始終並不存在,且人體結構其實十分脆弱,任你練就一身功夫,很多身體部位也是「碰不得」,根本不可能耐打,因此,武術高明的老師傅和一個不懂武技的尋常壯漢,實力始終不會天差地遠。如果說尋常壯漢「無招勝有招」,則明顯有「盲拳打死老師傅」的意味。

其實,金庸武俠小說中,亦有「盲拳打死老師傅」的情節:

澄觀……但見那女郎拳腳越來越亂,心想:「古人說道,武功到於絕指,那便羚羊掛角,無跡可尋。聽說前朝有位獨孤求敗大俠,又有位令狐沖大俠,以無招勝有招,當世無敵,難道……難道……」……澄觀大吃一驚,心道:「故老相傳,武功練到極高境界,坐在地下即可遙遙出手傷人,只怕……只怕……」腦中本已一片混亂,惶急之下,熱血上衝,登時暈了過去,慢慢坐倒。(《鹿鼎記》第二十三回) 

澄觀不通世務,心思遲鈍,後來再細想,才發現「兩位女施主」雖是「出手無招」,但嚴格來說,不過是「亂打一通」,其實用最尋常粗淺的少林拳法,已可把她們打倒了。那麼,「無招」又如何可以勝「有招」呢?

在現實的武術當中,所謂「招式」,並非指明是「一系列的攻防動作」;「招」是動態,「式」是靜態,所謂「招式」,亦不過是攻防的動靜之間。如果沒有「招式」,就沒有「攻防」,甚至乎談不上是「武術」。就正如風清揚隨手拾起一根死人腿骨,沒有「攻擊」、亦沒有「防守」,不成「招式」,根本不用理會。而且,「拾起一根骨頭」的式子既然連最起碼的「防守」也沒有了,如要攻擊他,老老實實的劈過去就是,何須想太多?

由此可見,所謂「出手無招」,不過是劍術境界的追求,並非法門。風清揚傳劍之時,始終是教令狐沖「活學活用」及「各招渾成」為主,難道他會要令狐沖一整天的去「拾骨頭」或「亂打一通」嗎?始終「活學活用」及「各招渾成」才是竅門,「出手無招」不過是意境罷了。

及後,令狐沖幾番磨練之下,終於做到幾近「出手無招」的境地;最精彩的自然要數他與任我行在斗室之內比劍的情節:

那人 (任我行) 讚道:「很好!」木劍斜刺令狐沖左胸,守中帶攻,攻中有守,乃是一招攻守兼備的凌厲劍法……令狐沖第二劍早已刺到。那人木劍揮轉,指向令狐沖右肩,仍是守中帶攻、攻中有守的妙著。令狐沖一凜,只覺來劍中竟無半分破綻,難以仗劍直入,制其要害,只得橫劍一封,劍尖斜指,含有刺向對方小腹之意,也是守中有攻……二人你一劍來,我一劍去,霎時間拆了二十餘招,兩柄木劍始終未曾碰過一碰。令狐沖眼見對方劍法變化繁複無比,自己自從學得「獨孤九劍」以來,從未遇到過如此強敵,對方劍法中也並非沒有破綻,只是招數變幻無方,無法攻其瑕隙。他謹依風清揚所授「以無招勝有招」的要旨,任意變幻。(《笑傲江湖》第二十回)

據作者所言,任我行劍法之強,內功之深,已是當世罕見,算是到了絕造之境。令狐沖被這幾近當世數一數二的高手迫逼,只得沉着應戰,才把「獨孤九劍」發揮得淋灕盡致。金庸進一步的解說,「獨孤九劍」雖說是追求「出手無招」,但其實卻以天下間的劍法為根基,諸般變化,層出不窮,連任我行也感到聞所未閒。正如風清揚傳劍之初,叫令狐沖把方位完全不同的劍招連上,做到「各招渾成」,這才是「無招勝有招」的底蘊:

那老者 (風清揚) 搖頭歎道:「令狐衝你這小子,實在也太不成器!我來教你。你先使一招『白虹貫日』,跟著便使『有鳳來儀』,再使一招『金雁橫空』,接下來使『截劍式』……」一口氣滔滔不絕的說了三十招招式。 

那三十招招式令狐沖都曾學過,但出劍和腳步方位,卻無論如何連不在一起。 (《笑傲江湖》第十回)

簡單來說,純以一般劍理來說,使出「有鳳來儀」之後,可能最常用的就只會衍生出另外三、兩記劍招。縱然是劍術高手,也最多是連上七、八招劍式。而且,從劍理上,絕不可能接上「金雁橫空」。但在風清揚的教導之下,卻「別出心裁」的把明明是劍理不通、本來無法連接得到的劍招都通統駁上去。臨敵之際,劍招選項大增,手上「籌碼」更多,自然教人無法知道你下一着會使什麼。從「各招渾成」入手,便漸進於「出手無招」和「無劍勝有劍」的境界了。

劇情發展下去,任我行純比劍術,只拆了四十餘招,已漸感吃力,只得把內力運到木劍之上,出劍之時,竟「隱隱有風雷之聲」,但依然無法打敗令狐沖。此刻的令狐沖體內有八道異種真氣,身受重傷,沒法提氣運勁,可謂內力全失,卻能「以劍破氣」,甚至乎任我行認為,就連風清揚也無此本領。直到此時,令狐沖的劍法才終於有大成。

這場比劍如何了結?任我行「以氣運劍」也打不贏,便連劍招或拳招也不用了,乾脆只運內力,直接以嘯聲把令狐沖震暈。畢竟,在「金庸武俠世界」裡,內力高強總會大佔便宜,咆吼狂嘯也能致勝。

(待續)

文:寒柏

從事金融業,自由撰稿,醉心武俠小說創作;近期發表《汴京遊俠傳》、《獵頭交易》和《天人》等小說。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