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能絕無過剩 工業轉型制勝 文:吳永嘉

5月6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巴黎愛麗舍宮,與法國總統馬克龍、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舉行中法歐領導人三方會晤。習主席明確指出,不論是從比較優勢還是全球市場需求角度看,都不存在所謂「中國產能過剩問題」。他強調,中國新能源產業在開放競爭中練就了真本事,代表的是先進產能,不僅豐富了全球供給,緩解了全球通脹壓力,也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和綠色轉型作出巨大貢獻。

習主席的說話,字字鏗鏘有力,直截了當否定了近段時間美歐一些無稽的政治炒作。事實上,全球對綠色產能的需求遠遠大於供應,根據國際能源署測算,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需求量將達4500萬輛,是2022年的4.5倍﹔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需求將達到820吉瓦,是2022年的大約4倍。市場需求若渴,何來產能過剩?美歐政客一窩蜂製造輿論,無風起浪,大概是看到中國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擔心中國產能過勁、產品太精,自家難以追上。所謂「產能過剩論」,只不過是美西方掩飾其貿易保護主義的幌子。

去工業化 歐美經濟步入低谷

打從18世紀中葉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工業成了全球經濟大動脈,為社會多元發展提供養分、注入動能,歐美工業更主導了世界市場二百年。到了上世紀末,歐美大國「紙醉金迷」,紛紛「去工業化」,才把領導地位拱手相讓。結果如何?大家有目共睹,近二、三十年中國和其他新興工業國家的經濟持續高速增長,歐美國家剛好相反,經濟低迷,失業率持續高企。

2008年一場金融海嘯,西方發達國家才如夢初醒,急謀「再工業化」,企圖力挽狂瀾,可惜力不從心。除了德國較有根底,大多數西方國家礙於製造技術荒廢已久,創新不足,加上各方面成本高昂,至今仍未見起色。這些國家對工業產品的需求,只好繼續依賴以中國為主的新興工業化國家。

整合計劃 精準助力廠商升級

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被列為今年國家《政府工作報告》的重點任務。而事實上,香港特區政府近年亦有一些針對性舉措,推動產業轉型發展。

2022年底,特區政府發布了《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並強化了組織架構,開設「工業專員」一職,專責督導新型工業化策略。今年二月,財政司司長發表的預算案亮點之一,是於今年內推出100億「新型工業加速計劃」,為從事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先進製造與新能源科技企業提供資助。筆者認為政府可藉此契機,整合現有「新型工業化資助計劃」,例如可擴大計劃的資助範圍,除了資助廠商在港設立全新智能生產線,亦同時資助香港廠商改良現有生產設施裝備、擴充高增值業務,以及探索創新經營模式等,推動傳統製造業升級轉型、提高營運效率,發展新質生產力。

資助「過河」 內地港企最強後盾

「新質生產力的核心在於「新」,業界要敢於「創新」發展,政府亦要用「創新思維」推動政策。筆者早前在立法會會議上指出,很多在內地設廠的港企一直默默耕耘,努力推動產業升級,探求業務轉型。但要升級轉型,除了有決心和有魄力,還要有資金支持。筆者期望政府可進一步打破「錢不過界」的規限,參考中央政府讓財經經費過境到港支持科研活動的成功經驗,以同一破格思維,推動香港科研資助「過河」,將目前只適用於本土工商業的支援措施,「一視同仁」延展至境外工業,大力支援內地港企。

文:吳永嘉

全國人大代表、立法會議員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