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持香港國際化,不能靠買辦主義 文:陳凱文

自《港區國安法》於2020年實施以來,港府面對外部勢力的反宣傳,往往會以強硬的用詞和態度回應,因而引來了一些人的微詞,當中包括早前23條立法期間,獲邀加入應變反駁隊的行政會議召集人葉劉淑儀。她在日前接受訪問時表示,香港向來擔當買辦及橋樑角色,官員應在修辭上有所調整,「如果太過戰狼,就會扮演不到這個角色」,原因是她不認為「中央希望我們內地化」。

無獨有偶,曾是香港最大反對黨的民主黨,其黨主席劉慧卿日前亦曾提出了類似的觀點。她在接受外媒《美國之音》訪問時表示,當局沒有必要經常嚴詞反駁國際傳媒的言論,又引用古語「丞相肚裡可撐船」,呼籲政府毋須過份緊張,否則可能會影響香港的國際形象。本欄實在無意揣測,二人何以會「英雄所見略同」,但是這類意見背後,折射出部分香港政客不論藍黃,都似乎有着同一樣的三觀問題。

本欄姑且將這一套三觀,稱之為買辦主義。畢竟香港歷史的所謂「開埠」,是指英國對話發動鴉片戰爭之後,淪為人家的轉口港和補給站,雖說香港的轉口貿易生意,早已由協助外資打入國內市場,變為協助國貨轉口到外地,甚至在某程度上而言,轉口貿易對於香港經濟的重要性,已因內地城市的港口日益成熟而有所下降,但是部分人在港英時代被培育出來的買辦心態,卻早已成了對方三觀的一部分,不易輕易改變。

正因如此,無論葉劉口中的「開放」,還是劉慧卿口中的「國際形象」,說到底便是要看歐美列強的面色。在他們的世界觀裡,所謂「國際」其實就是指歐美國家,港府的功能不過是為買辦階級服務,所以也要像本地買辦一樣,出盡全力討好甚至跪舔外國客戶,即使對方或其背後的政府故意刁難,也要本着「顧客就是上帝」的精神忍氣吞聲,否則便是不夠「國際化」、影響「國際形象」。

可是這一套買辦主義價值觀,本身便存在幾個問題。首先誠如上文所述,香港的轉口貿易地位,已隨着內地各個港口日趨成熟,而變得不再那麼重要,早前甚至有新聞提到,香港的貨櫃吞吐量已快跌出全球十大,意味着本港買辦階級對於國家利益而言,已不再那麼重要,港府作為國家的地方政府,是否仍須扮演買辦階級的店小二角色?這是一個疑問。

其次是從地緣政治格局而言,部分本地買辦階級過去時常認為,香港在中美外交角力時,可以靠着不站隊來左右逢源,只是自從西方扶植的反對派,意圖借2019年修例風波奪權失敗以來,香港作為國家的一個特別行政區,便已沒可能獨善其身。如此一來我們便要想想,是否西方拿香港在維護國安層面的問題做文章時,港府選擇罵不還口,或不再擺出所謂的戰鬥格,對方便不會做香港的反宣傳,又或者不會在經濟上打擊香港?

如此簡單的問題,即使用膝蓋思考,也能知道答案。境外勢力搞那麼多小動作,可不是為了跟香港的買辦們做生意,亦不只是中央和港府撤掉國安法,或者是想讓他們扶植的反對派掌權,從而使香港變成完全不聽命中央的政治實體,因為所謂中國與歐美列強之間的矛盾,可不純粹是中國國力在改革開放後快速上昇,挑戰到美國的全球霸權地位,背後還有蘇聯瓦解後仍未消亡的冷戰思維。換言之,透過將香港變成顛覆基地,以此推翻國家的根本制度,才是西方勢力的終極目標。

然則,葉劉或其背後的買辦們,是真不知道歐美勢力的終極目標,還是裝作不知道呢?這問題似乎毋須深究,我們只需要知道的是:自反對派在修例風波時搞得太過火,倒逼中央出手制定國安法的一刻開始,香港已無可避免地成了中美角力的其中一個中心點,不是單靠改變一下官方回應時的態度,或者是在境外勢力發功時,鵪鶉地裝聾作啞,便能保住某些人所渴望的買辦生意。

是故,若有人至今仍認為,只要官員回應外媒抨擊的態度,便能讓香港避免被歐美勢力貼上「內地化」的標籤,便實在是太過天真。此外,本地的嬰兒潮世代其實也應細想一下,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之下,所謂的國際化,是否單純靠着做買辦生意食老本。事實上,國家主席習近平自去年起,已提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戰略目標,意味着香港可能除了維持既有的傳統經濟優勢外,還要打破過去「high tech揩嘢」的思維,積極推動高新科技產業發展,力求開發出傲視國際的獨創科研產品,才能符合中央期望香港維持國際化的戰略目標。

文:陳凱文

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