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貼熊貓熱潮 激發旅遊活力 文:譚鎮國

中央政府早前再次贈送給香港2隻大熊貓,加上一對港產龍鳳胎,香港社會掀起了一陣大熊貓熱潮,熊貓獨特的文化魅力和經濟價值是香港經濟發展的新商機所在,發揮「熊貓效應」,打造熊貓IP,相信能激發旅遊活力,推動相關產業的蓬勃發展。

在旅遊宣傳方面,熊貓IP香港可以策劃系列熊貓主題旅遊活動,例如推出「熊貓文化周」,邀請世界各地的遊客來港參加。活動中融入夜間熊貓館的特別導覽,結合光影技術再現熊貓棲息地的真實場景,令遊客在沉浸式體驗中感受到與熊貓的親密接觸。此外,增設與內地合作的「環大灣區」熊貓旅遊路線,串聯香港、廣東等地的熊貓景點,不僅拓寬旅遊市場,也推動兩地的旅遊資源共享。熊貓主題的節慶活動也是一個推廣亮點。香港可以每年舉辦「熊貓嘉年華」,結合燈光秀、市集、音樂會等,打造城市中的歡慶盛典。不僅達到吸引旅客的效果,也能拉近本地居民與熊貓文化的距離,增強社群參與感。

在文化創意和周邊產品方面,以熊貓為主題的商品一直以來深受喜愛。香港可以結合本地品牌進行聯名合作,設計一系列具有香港特色的熊貓周邊產品,如中式茶具、珠寶、服裝等,将熊貓元素融入設計中,提升產品的買點。同時,創立熊貓IP,打造與珠寶巨頭、知名設計師共同合作的熊貓限量版,吸引收藏及潮流人士眼球。在影視和媒體推廣方面,製作以熊貓為主題的紀錄片或動漫片,可以通過國際平台進行廣泛傳播,這不僅增強了香港的文化軟實力,也提升了熊貓在全球的影響力。同時,針對不同的市場,製作適合各文化背景的推廣內容,利用社交媒體加強互動,實現文化交流的多元化。

在教育方面,熊貓作為生物多樣性的代表,可以成為環保教育的重要內容。香港可以開設針對中小學生的熊貓知識專欄或夏令營,通過AR技術讓孩子們近距離學習熊貓及其棲息環境,增強對自然的熱愛與保護意識。此外,結合香港的國際化優勢,舉辦熊貓國際論壇,邀請來自全球的環保專家和愛好者,共同探討保育工作的最新趨勢與挑戰,促進全球文化交流。

利用熊貓效應不僅可以發展經濟,更可增強香港作為特別行政區的國際聲譽。在發展熊貓經濟的過程中,香港需要結合自身的獨特性和國際地位,從旅遊、文創、教育各個方面提升整體規劃,並做到多元化、創新性與可持續性相結合。相信隨著熊貓成為城市的核心象徵之一,香港將進一步鞏固其作為世界知名旅遊城市的地位,並促進相關產業的繁榮發展。

文:譚鎮國

全國青聯委員、新界社團聯會理事長、北區區議員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