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收割了歐洲,然後呢? 文:悠然

評論界一直流行一個說法,就是美國鼓動烏克蘭戰爭,目的是分裂歐俄,並收割歐洲。

事實上,這和以往經驗是一致的,當世界發生危機,動盪地區的資本就會流入美國避險,再通過加息加速美元朝回流美國,為已過高的美國股市、樓市、債市輸血。而烏克蘭戰爭後,歐洲股、債、匯市三殺,資金外逃,再加上油氣價格上漲,本已經濟乏力的歐洲更是雪上加霜,歐元真的一路貶值、美元回升,歐流資本外流多去到美國,等到動盪地區的優質資產都失的差不多了,再反以低價購入。
這個觀點,我是認同的,但和評論界認為美國「又一次賺大了」的看法不同,我認為這是美國走投無路的結果,因為這次發生在歐洲,這是事件本質問題。
無論是共同價值、軍事、科技或人種,歐洲都是美利堅世界霸權最重要的支柱,美國之所以能僅以三億多人、佔全球24%GDP就能稱霸全球,除了自身能力外,歐洲是最重要的支持點。用一個比喻,如果美國是幫會大哥,歐洲就是白富美的二當家,他在價值層的叫座力,甚至比大哥更強,現在大哥債台高築,走投無路,通過鼓勵另一幫派來打擊二當家地盤,並接收二當家的逃資以解燃眉之急,這種明眼人都看到的手段是高還是低呢?

一個世界大國淪落到刮最重要盟友油水救急的時候,本身就意味着內部出現了嚴重的問題,靠所謂的刮油水,是支撐不了多久的。這是第一個問題。

其次,俄烏戰爭是俄羅斯以最激烈的手法回應北約東擴,俄羅斯的戰爭武器已開動了,放在他面前只有大勝、小勝和慘勝三條路,故北約東擴實際已無可能,這次美國連兵都敢不出,其法理性存在意義何在?北約沒了意義,那美國駐軍同樣沒意義。這樣下去,歐洲人為何不可主導回歐洲呢?

而最重要的是歐洲衰落,世界經濟中心必定向東亞加快轉移的速度,這對誰最有利?現在歐洲、東亞、北美鼎足而立,哪一個最安定、整合最好、最遠離戰爭、最多人材,哪一個就是最能吸引地球最多的資金和科技。過去二十年,東亞發展出全球最完善最彈性最多元的供應鏈,並正在孕育世界最大的市場,可以說早已爭得先機,今年RCEP實行後,東亞更是如虎添翼,現在烏克蘭戰爭,世界經濟中心到東亞已不可避免。美國是拆了歐牆,卻成就了東牆。
我不知道這些戰略性的重大失誤,如何通過戰術性的收割來補回,或者,更大的可能是當今的美國已沒有戰略思維,他只是走一步看一步。

文:悠然

學研社成員,香港七十後傳媒人,港大經濟系畢業生,從事媒體編、寫、評、教工作達二十年,擅長發掘繁雜時事問題背後的故事,現為自由撰稿人,並把過多的好奇投入到中國近代史研究中。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