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正在體面地撤退 文:悠然

在上個月的一篇文章(《中國在2020年打贏了三場可載入史冊的戰役》)中,我指中國在2020年打贏了三場戰役,其中一場是中美貿易戰,根據的是美國發動貿易戰的目標能否達成而判斷的,包括扭轉中美貿易逆差、復興美國製造業和把中國踢出全球供應鏈,由於這三個目標和結果都事與願違,所以我判定美國在貿易戰不僅戰敗,還將無以為繼。

很多讀者質疑我說這場仗還未分出勝負,因為美國還未撤銷關稅,故此,貿易戰只仍在拉鋸中。這種說法不無道理,不過,如果戰爭的發動目標不能達到,任何的拉鋸都只是在尋找撤退的藉口,正如美國在阿富汗戰爭中早就呈現失敗跡象,但要拉拉扯扯到上個月才正式逃跑。

觀察中美貿易戰也可作如是觀

數天前,美國財政部長珍妮特·耶倫(Janet L. Yellen)接受美國傳媒訪問,放出了重要的方向標,她對美國與中國達成的貿易協定的價值表示懷疑,認為該協議未能解決世界兩個最大經濟體之間最緊迫的爭端,還警告說,仍在徵收的關稅已傷害了美國消費者。她質疑關稅的制定是否明智,並說:「我個人認為,對中國徵收的關稅沒有縝密思考過哪裏存在問題,以及甚麼是美國的利益。」

我用正常人明白易懂的語言幫耶倫翻譯一次:消費者快頂不住,美國政府要撤銷關稅了!

過去兩年,美元的濫發非常嚴重,7月公布的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上漲0.9%,創下2008年6月以來的最大漲幅。今年美國整體通脹率上升了5.4%,續創2008年8月以來新高。 與此同時,剔除食品和能源成本的核心CPI 6月份上漲0.9%,高於5月份的0.7%。更麻煩的事。年度通貨膨脹率上升4.5%,為1991年11月以來的最大12個月增幅。

在中國入世以來的20年,世界經濟一直在玩一個循環游戲,就是美國印錢買中國貨,中國通過購買美債把錢回流給美國,所以兩國的金融政策的節奏非常接近。2008年金融海嘯,美國通過印銀紙解決,而同期的中國也大肆增發貨幣,挽救了全球經濟,但也形成世界資產的膨脹。

然而,至2018年起,中美間的金融政策開始背道而馳,美國出牌但中國不跟,美國放中國縮,美國不能夠把國內問題轉嫁給他國,我認為這是2018年中美貿易戰發生的主要原因。

捱過了最痛苦的第一年,作為全球最大工業國和出口國的中國,現在正處於上方的位置,即能通過貨物的供應間接支配美國的通脹率,可以說,今天的美國通脹多多少少是由中國政府決定的,如果中國在這個時段讓人民幣升值,則美國通脹將會一飛沖天。

在這個背景下,美國能夠操控的就是把已加的關稅減回來,以減輕通脹預期。但如果是這樣操作,美國將失去作為世界老大的顏面,因此在撤退前她需要把叫價拉高,然後才能在討價還價中撤退。

昨天,我們也看到美國副國務卿溫蒂·謝爾曼(Wendy Ruth Sherman)將於7月25日至26日訪問中國的聲明,聲明說「將討論我們對中國行為嚴重關切的領域,以及雙方利益一致的領域。」所謂雙方利益一致的領域,我想到的有兩個,一個是關稅,一個是碳排放,而如何體面的撤銷關稅,是重中之重。

然而,美國可以通過撤銷關稅從中國交換到的東西卻不多,唯一美國願意給,而中國願意接受的就只有中美關係的某種正常化。

現在是美國有求於中國,而關稅對現在的美國百害而僅有面子的利益,故要通過輿論和外交操作,把重點分散,換一些漂亮的說法宣布關稅戰美國取勝,強硬撤軍,表演給其他國家看。

所以,我相信在年內美國將撤銷關稅,中美也可在G20峰會上達到某個程度的關係正常化。

文:悠然

學研社成員,香港七十後傳媒人,港大經濟系畢業生,從事媒體編、寫、評、教工作達二十年,擅長發掘繁雜時事問題背後的故事,現為自由撰稿人,並把過多的好奇投入到中國近代史研究中。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