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常借《國家安全》名義干涉別國內政,甚至驅逐中國學生出境 文:謝悅漢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於昨(9日)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就美國國家反間諜情報和安全中心對華發出警告;林劍反指,美國從未停止針對中國的間諜活動,還長期對盟友進行大規模的竊聽竊密。不僅如此,美方在全球範圍開展間諜活動,但又給其他國家冠上「間諜威脅」的莫須有罪名。

美國政府於本月初宣布制裁6位中國和香港的高階官員,原因是他們「跨國鎮壓」,運用《港區國安法》恐嚇並騷擾逃亡海外的民主人士,其相關行徑損害了香港的自治。美方又宣布將凍結這6人在美國的所有金融資產;這就是美國總統特朗普政府對於香港打壓民主人士的。

多年來美國以《國家安全》為藉口,横加抹黑和指責他國,中國和香港均是其牛受害者。美國屢屢以各種荒謬理由對他國指手畫腳,干涉他國內政,其霸權主義行徑愈發猖獗。美國借經貿辦詆毀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的舉動,暴露出其霸權主義的醜惡嘴臉和不可告人的陰謀,這種蠻橫無理的舉動,不僅嚴重破壞國際秩序,也對香港的繁榮穩定造成了極大的損害。

上個月,在參議院的確認聽證會上,國務卿魯比奥把中國列為美國最大的地緣政治對手。國土安全部部長諾姆則在另一場聽證會上表述中國為「極度危險」對手,且有強大的網絡間諜活動。美國現今對中國種種先進科技發展,例如對Tik Tok和DeepSeek等廣受注目的科技,不是用高壓手法強搶,就是用各種抵制方式圍堵,並稱它們影響美國國家安全。

而更好笑的,是自特朗普上台後,政府推行縮緊簽證制度,大幅縮減研究經費,並施壓高校「自我審查」。此舉令中國計劃赴美的留學生却步,而凡是在大學攻讀工程,物理,人工智能的中國留學生,分分鐘被視為「未來中國間諜」。

美國一些激進政客和國會議員,提交H.R.2147法案,該法案的核心主張是全面禁止中國公民申請F(學術研究)、J(交流訪問)和M(職業培訓)類學生簽證,聲稱美國每年“允許近30萬中國公民持學生簽証來美國,實際上是在邀請他們監視我們的軍隊、竊取我們的知識產權並威脅國家安全”。上述各種情勢令許多華裔學者專家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的生活和事業。

根據3月27日美國《自然》雜誌公佈民調結果稱,在超1,600名受訪科研人員中,超75%正考慮離開美國。結果顯示,這一趨勢在早期職業研究人員中尤為明顯。在回覆調查的690名研究生中,有548人考慮離職;340名博士生中,有255人表示有離職意向。

自2017年特朗普上台後,美國啟動「中國行動計劃」,無端迫害在美華裔科學家,導致華裔學者生存環境惡化,這對科學家回國形成推動力。今年特朗普第二個任期伊始,美國科研界反彈強烈,美國國家科學院、工程院和醫學院的1,900餘名院士在上月底聯名簽署公開信,呼籲特朗普政府停止打壓科學界。

特朗普及美國一些政客敵視中國留學生和學者,反而成為中國的「意外之喜」,與此同時,中國啟動海外優青等計劃,並推動科技體制改革,加大科技投入,提倡創新創業精神,都成為拉動海外遊子歸國的重要力量。

美國現今處處為難中國,包括近期宣佈對進口的中國貨品增加104%關税,他只是利用貿易和關税作為武器,以為高壓手段可以迫中國就範。就如同美國用「國家安全」藉口對付中國留學生和學者,很可能會適得其反。

文:謝悅漢

資深媒體人,經常有作品登在《亞洲週刋》及內地《今日頭條》網站,著作包括《水泥森林中吶喊》(天地圖書)及《香港仍有善心人》(大公報)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