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常委會在本月(8月)8日決定現屆立法會繼續履行職責一年後,四十二名建制派立法會議員發表聲明,指安排完全從抗疫防疫的需要出發,合法合情合理,期望香港社會能夠減少爭拗,留任的議員以市民福祉為依歸,攜手應對疫情,恢復經濟,助香港走出困局。民建聯主席李慧琼則表示,目前首要是控制疫情,重啟經濟。
不諱言的說,建制派發表這樣的聲明,不過是政治表態,大家心裡亦明白,自修例風波以來,社會已嚴重分化,加上中美角力,香港已淪為兩國角力的主戰場。在此情況下,期望立法會全體議員延任一年後,便能減少爭拗,無疑是癡人說夢。此外,此一聲明亦反映建制派對於「政治」一詞,長期存在一些誤解。
由於香港過去一直是經濟城市,所以建制派長期狹義地理解「政治」一詞,認為政制或黨派上的爭拗,才算「政治」問題,並將此視作貶義詞,例如他們很愛把一些泛民用來攻擊政府的經濟或民生議題,扣上「政治化」的帽子。其實所謂政治,不過是眾人之事,但凡涉及社會資源分配,即使是民生或經濟事務,廣義上都能算是政治問題,亦有可能演變為政治爭拗。
舉個例子,近日港府提出自願性全民病毒檢測,但是又一如既往地遭到泛民,以及本地醫護界的部分人反對。從此事中我們已能看到,即使是單純的防疫措施,亦能被在野泛民利用,藉著炮製檢測「送中」的陰謀論,從而醜化特區乃至中央政府。另一方面,事件亦反映任何經濟或民生政策只需碰到本地既得利益者的奶酪,他們只需把問題轉化為中港矛盾,便能挑起泛民支持者的不滿和反對。
由此又衍生另一個問題:為何中港矛盾如此容易受挑撥?某程度而言,中港矛盾除了歷史及文化差異之外,涉及中港兩地的經濟及民生政策,以及政府過往的管治思維,亦是積累兩地矛盾的一個重要因素。事實上,很多政治上的矛盾,其實都是源於部份人對於現行的經濟及民生政策的不滿。
畢竟,經濟和民生政策,才對普羅大眾構成直接影響,民衆只有對於現狀不滿,才會萌生政治上的變革。舉個例子,香港過去曾因內地開放自由行而走出低迷,但是受港府過去的積極不干預主義影響,自由行本來預期的「適漏效應」並不顯著,反而商家為求賺取自由行所帶來的利潤,藥房金舖錶行開到滿街都是,部分地區的原有生態被擾亂,人們亦因而把不滿轉移到內地旅客甚至政府之上。
因港府沿襲殖民地時代的管治思維,造成經濟或民生政策惹來爭議的,還有近期推出的「保就業計劃」。從政策原意上來看,計劃是藉此資助受疫情影響的企業,從而藉著「滴漏效應」來達致保就業的目標,但當政策並無硬性規定參加計劃的商家,不可讓旗下員工放無薪假時,所謂「保就業計劃」便變得名不副實,市民亦會質疑政府這樣花費公帑,究竟對他們有何益處。
更大的問題是,港府高層或建制派內有些人,總是不知有心還是無意地發表奇言怪論。以「保就業計劃」被人質疑只「保僱主」為例,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便宣稱,「保僱主」實際上是保障僱主及僱員的關係,顯然是尚未明白計劃只要缺乏規管,所謂「滴漏效應」永不可能讓基層獲得好處。久而久之,市民又怎會不覺得,政府的政策總是向商家傾斜,並因此而心生不滿呢?
是故,不論政府若是繼續沿襲過去的管治思維,而建制派若仍是單純地認為,來年只要把精力放在抗疫和經濟恢復之上,便能避免引來爭拗,從而讓來年的選情對自己更有利,而不是弄清自己的政治願景論述,並主動為現行建制提出變革的建議,最終結果必然是照舊被泛民狙擊,繼續處於捱打的局面。
文 : 陳凱文
學研社成員,香港投資日報主筆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