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劏房時不能忘掉夾心階層 文:劉 信

自2021年港澳辦主任夏寶龍發表講話,表示「現在大家揪心的住房問題必將得到極大改善,將告別劏房、『籠屋』。」自此,處理香港基層房屋問題成為香港政府其中一個重要歷程,至2023年底的施政報告,特首李家超宣布成立「解決劏房問題」工作組,將於10個月內提出具體建議。近日測量師學會召開記者會,嘗試就其中一個工作組需要處理的議題,即就「劏房」作出定義。

要處理劏房問題,一點也不容易,現時很多聲音集中討論如何建造過渡性房屋,讓身住劏房的家庭有一個更優良輪候上公屋的居所。但筆者身邊不乏曾經或現居於劏房的朋友及家庭,這當中有一大部分屬於香港的夾心階層。

現時申請公屋的一人或二人家庭入息限額僅12940及19550港元,基本上在香港只要有一份全職工作的青少年已經不合資格。故此,他們無辦法輪候劏房,但租住普通一房單位又可能佔去超過五成的收入,再扣減交通費用後,幾乎無法有任何儲蓄或進修的機會,才會轉而選擇居於劏房。

即使長遠目標可能是全面取締劏房也好,短時間內全面取締劏房,對香港市民生活亦會造成巨震。假設香港經濟形勢不變,或許房屋租金對剛剛畢業的香港青少年而言有一定壓力,但只要青少年把握每一個上流機會,畢業後幾年的薪金便相對容易應付市面上一般的租金需求。

因此,要處理夾心階段的劏房需求,青年宿舍便成為一個無可取代的需求存在。上月政府向立法會提交數據表示,旗下「青年宿舍計劃」的5間青年宿舍提供2178個宿位,但卻高達6690人申請,反映其需求激烈。計劃下的宿位租金平均每月僅2500至5576元,完美地取代青少年對劏房的需求,成功為青年未來上流之前,提供一定的過渡期。

劏房對青少年之所以吸引,除租金外地點也是一大重點因素,不少青年於市區工作,而現時香港劏房最高度集中的區域,便是在於深水埗,位處市中心的交通樞紐,即使到港島上班也相當容易。青年宿舍的發展未來也應該將地點納入考慮其中,甚或在一些重建項目中,能否有更多的部分是以青年宿舍形式出現,為一些傳統社區注入新的青年動力,帶動當區經濟及消費改善。

文:劉 信

媒體工作者,學研社成員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