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輿論抹黑陸續有來 文:劉信

摩根士丹利前亞洲區主席羅奇訪港,再次引起外國攻擊抹黑香港的關注及討論,特別今年西方多個主要國家均進入選舉期,預期未來半年西方政客對香港的抹黑及攻擊將進入最頻繁的階段,本文旨在整理部分過去美國針對其對手作出的態度及方向,供諸君參詳。

美國對香港的政策源於前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台後,外交焦點很大程度由中東轉移到中國的結果,其更於2018年開始發動對華貿易戰,由設立關稅到游說企業離開中國,並針對中國企業進行干預,較為知名的案例要數華為及Tiktok上。香港由於2019年黑暴事件,被美國政客所利用拉上國際外交舞台成為博弈棋子之一,而美國對港政策目前仍然處於「輿論戰」的階段,然而「輿論戰」足以對香港產生非常深遠的影響。

由2023年12月評級機構穆迪將內地與香港的信用評級,指憂慮香港經濟決策自主權遭削弱,到羅奇的「香港玩完論」。遠至美國還是特朗普當政時,鼓勵美國企業搬離中國,歐美官員持續抨擊香港一國兩制的落實情況,西方國家嘗試削弱國際市場對香港落實一國兩制、司法獨立的信心實乃司馬昭之心。

對官員、法官及個別人士的制裁,同樣可被歸類到興論戰的一部分,因為這些制裁難以對整個經濟體產生明顯的影響,但卻給予國際社會一個香港,進入香港市場難以獲得一個公平公正的營商環境,又有機會得罪美國的觀感,藉以降低外資落戶香港的動機。

今年前美國總統特朗普再次參與總統選舉,過去數年不論拜登抑或特朗普當政,將中國塑造成敵人將其「妖魔化」,阻止中國崛起成為西方政客所高舉的手段。可以預見未來對香港的攻擊只會越演越烈,特別是非法初選案及黎智英案的持續進行,經常成為西方國家所攻擊的切入點。

有媒體以外資在港設亞洲總部的數字來衡量國際市場對香港的信心,這種衡量是不公允的。因為隨著香港真正回歸,與內地有更多深度合作下,中資企業在香港佔比必然比以往為多。而外資也因國家的營商政策逐漸對外開放,選擇更多而未必落戶香港。單以亞洲總部數字來衡量香港對國際市場的吸引力,就顯得關連性不足。

事實上面對相關狀況,香港政府也不是坐以待斃,既有主動積極地回應外來的指控,亦有軟性派遺外交團出外訪問,試圖說好香港故事。夾於中美兩個大國的博弈中,香港自不能像往時一般左右逢源,如何在兩者中間尋找新定位,或許就是由治入興的重要關鍵。

文:劉信

媒體工作者,學研社成員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