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日前的「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港澳辦主任夏寶龍發表網上講話,談到香港在完成23條立法後的發展路向。事後自然是所謂建制中人,輪流發表文章和謳歌,贊同香港應在鞏固傳統優勢的同時,融入國家大局,推動大灣區融合,探索創新產業,發展新的經濟增長點。可是得罪人也要說一句,講話提到的地緣政治形勢變化,不是今天才出現;香港的產業結構並不多元,既得利益者的「食老本」心態,也非現在才有,但在領導發話之前,所謂建制派都在幹些什麼?
在要求港府推倒過往已定的政策,如:粉嶺高球場開發、置業印花稅的「辣招」、「明日大嶼」的人工島建設,意圖重燃樓市炒風,將香港繼續向泡沫經濟的歪路上推;在旅遊業和消費市道面對內地其他城市的競爭時,要求港府乃至中央使出一些陰招,譬如香港稅收明明已經不用上繳,但是仍敢厚着面皮向中央建議,提高訪港內地旅客的免稅額,要中央減少自己的關稅稅收,來幫香港的商家賺錢。
另一個早前鬧得沸沸揚揚的建議,便是所謂「通關」之後,預期的自由行南下消費潮沒有來,倒是本地居民越來越熱衷於北上消費,於是便有所謂的建制中人跳出來,建議港府向本地居民北上徵收離境稅。如此窒礙陸港兩地居民往來,破壞大灣區在經貿和人心上融合的舉措,竟然由香港的所謂建制派提出來,實在讓人不禁懷疑,香港政體在完善選制後被建制派主導,算否真正意義上的「愛國者治港」。
至於「食老本」心態的問題,早前有人建議港府面對外部勢力的抨擊時,態度上不能「太戰狼」,此種想法本身便是源自英殖時代的買辦心態。先不說有了《港區國安法》和《國安條例》之後,港府即使表現變得鵪鶉,能否換來外部勢力停止反宣傳,部分人的買辦心態之所以根深蒂固,乃至是外部勢力覺得能夠對港打「經濟牌」本身,主因便是源於香港多年來的產業結構,都是靠着所謂的「外向型經濟」食老本。
畢竟,香港的所謂「外向型經濟」,是指經濟容易受地緣政治環境影響,但何以易受外圍因素波動,主因是香港並沒什麼實業,特別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工業北移之後,香港並沒曾成功搞起第四產業,而是依靠着所謂的「經濟四大支柱」。當中,旅遊業就業人口雖多,但佔整體GDP的比例,其實只有4.5%;物流和貿易在香港去工業化後,說到底便是做回買辦;金融業聽起來高大上,但說到底是靠着製造樓股泡沫發財;餘下的工商專業服務業,說到底是要靠依附着金融和物流業而活,自然也難免遭受外圍因素影響。
換言之,香港經濟自80年代起,便是除了買辦生意之外,只能靠製造泡沫支撐着經濟:一方面透過吸引西方資本所帶來的「熱錢」,維持着香港股市的投機活動,另一方面靠着限制土地和樓宇供應推高房價,從而維持着炒樓活動的熱度,再由人手密集型的旅遊、飲食和消費業,養活一大批所謂的低學歷、低技術人口。如此缺乏自主和創新實業的情況,其實早已被回歸後首屆的董建華政府察覺,並曾銳意推動香港發展第四產業,但98年的亞洲金融風暴,似乎打亂了原有的產業升級部署,董建華也落得了腳痛下台的下場。
至於老董當日是否真的因為健康理由辭職,本文無意多加揣測,只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香港經濟在中央放寬自由行下復甦之後,產業結構缺乏多元和自主能力,只能靠樓股泡沫「搵快錢」的問題。在此情況之下,作為「執政同盟」一員的建制派,何以在中央領導發話之前,仍是只懂為香港繼續食老本而出招呢?真是他們的視野和格局問題,因而缺乏前瞻性,還是因為上層建築反作用於經濟基礎,導致某些人只懂照顧短視的山頭利益者?
箇中答案,其實顯而易見,這亦從某程度上反映了,香港在發展上不能再食老本,何以要由中央領導刻意提醒。讓人憂慮的是,當透過投機活動製造樓股泡沫,來錢又易又快之時,中央領導刻意的善意提醒,除了換來一大堆人輪流發文表忠之外,又有幾多人願意把這一份未來發展方略,真的落到實處,讓香港未來能夠發展出有利於國家大局的自主高新科技產業呢?這個問題,值得各界深思。
文:陳凱文
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