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內通關,即與內地恢復正常人員往來,是如今香港特區政府的頭等工作。不管從經濟發展,還是市民生活等維度看,這都是最亟待解決的社會問題。
與此同時,對外通關的需求也日益明顯。近日香港美國商會公布2022年企業信心調查,60%受訪者將國際旅遊限制列為他們最關心的問題。因香港嚴格的旅行限制,約44%受訪者表示業務受到重大干擾,超過30%受訪者稱不得不推遲新的投資,而30%受訪者指出他們難以填補高階管理人員的職位。
美國商會的擔憂非常現實。商務活動需要行程高效,尤其對於香港這種樞紐城市更是如此。如果外國商界長期無法自由往來香港,勢必將影響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這是香港的立城之本。
客觀講,對內和對外通關於香港都很重要,可謂「手心手背都是肉」。但尷尬的是,中國與國外的防疫政策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一方堅持清零,一方接受共存。香港夾在中西之間,不可能同時滿足兩邊的要求,如果僵持下去,搞到「裏外不是人」,香港就什麽都沒有了。
然而,疫情仍不穩定,通關存在不確定性。在此現實情況下,是否可以創造條件給有需要的人先通關,同時不影響本地防疫形勢?
筆者認為,香港可以利用城中現有閑置設施,設立「旅行氣泡區」。一個面對內地,一個面對國外。該設施最好選址在機場或口岸附近,可以利用大型酒店或會展場館,便於改造。意圖是設立兩個與香港社會隔絕的區域,封閉管理,分別允許有需要的內地和海外人士免隔離進出香港。
氣泡區內應包含一切生活工作必須的設備、環境,除去房間,還需設置辦公級別的網絡配套,快捷收發文件服務等,設置休閑、餐飲、健身、購物等設施。同時改裝會議室、商務談判區,使氣泡區內人士可與城中人員見面,但需以直到天花板的防疫隔板等設施完全分隔,制造可面對面但無接觸的環境。氣泡內外人士要分開通道、電梯,並保證不共用通風系統。
首先,此項安排可直接幫助跨國公司駐香港人員和來港商務人士。如果某短時間需要往返香港與國外其他地方,則可以氣泡區為「基地」工作生活,在有限範圍內自由活動。回港期間如需與同事開會,則可在氣泡區會議室進行。另外,如有商務人士來港進行商業談判、合約商討,也可在氣泡區預約場地進行。如果氣泡內人士需完全入境香港,則需在氣泡區內停留14-21天。
當然,如果有其他需求來港都可以申請從海外進入氣泡區,無需隔離,完成事務後離港。
同樣的,面對內地的氣泡區也可起到類似作用,首先幫助有商務需求人士。如果需要從內地來港談判、簽訂合約,大可進入氣泡,在氣泡內與合作方見面商討。
另外,隨着近年兩地的融合發展,很多內地人有來港需要。例如作為經濟支柱產業的保險業,近年吸引了很多內地客戶投保,然而長期封關導致他們無法來港簽約。這不單使有需求人士利益受損(保費隨年齡增長而提高),更在香港造成了大量的隱形失業。根據保監局數字,本港現有約9萬受僱於保險公司的代理人,加上經紀人有約13萬。如果可以設立氣泡讓此行業重新運轉,對就業和本港經濟都會有很大提振作用。其他投資理財相關行業,以及專業服務行業也將受惠。
同時,氣泡的存在其實等於在香港境內創造了一個「內地防疫飛地」,來此區域者回內地無需隔離。屆時,兩地生活人士,需照看內地生意的商人等,亦可利用此安排實現免隔離往返。甚至一些之前因封關久未見面的親友,亦可通過此安排彌補遺憾。
而且,為了讓內地防疫部門安心,香港可邀請國家衞生事務官員來港進駐氣泡區監督執行情況。
關於旅行氣泡區的具體細節,尚需專家論證。但政策宗旨很明確:現在這種對內對外都不通的狀態不能再繼續了,香港必須尋找一切方法實現內外聯通。即便不具備全面通關條件,也要讓一部分人先通起來,讓一部分行業先活起來。政府應拋棄少做少錯的心態,主動創造條件。不要陷入「完美主義」的官僚思維,這項政策只能滿足一部分通關需求,但相比現在,就是巨大的進步。
實際上,這種安排並非天馬行空。新加坡在去年疫情嚴峻,對外封關的時候,就推出過類似計劃:Connect@Changi,在樟宜機場附近設立氣泡區,便利國際商務人士。雖然由於疫情反覆,該計劃並未發揮預期作用,但依然值得港府參考。同樣是細小經濟體,同樣在疫情下封關,為什麽新加坡政府就能創新求變,香港政府就只識守株待兔?這不只是能力問題,更是思維問題。
文:路易
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長期關注香港及亞太地區社會與財經事務,現為紫荊黨政策研究院研究員。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