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謝霆鋒作為香港首個本地歌星在啟德體育園開演唱會,一連四場坐無虛設,為香港帶來了久違的歡樂和諧。散場後,觀眾仍樂此不疲地繼續沿途大合唱,由會場唱到去地鐵。那種不分背景立場,彼此只為支持謝霆鋒的和唱,為分裂多時的香港帶來了歡樂!

但世上總有些人就喜歡踩低別人,見謝霆鋒突然人氣爆滿,酸民又把他當年「頂包案」拿出來踩、又恥笑他全靠父親才成功⋯這些人只會揭瘡疤和妒忌,試問自己對這個社會又有什麼貢獻呢?是否一個永遠沒有犯過錯的聖人?
謝霆鋒算是在香港人的注視下長大,他由一個星二代,變成明星。再由明星、轉型至成功的企業家。知否他最賺錢的,並不是靠娛樂事業,而是他早期的電影特效製作公司、和近年的飲食事業王國。他絕對是一個比父輩更超越的新生代。
謝霆鋒當年成立電影特效公司,全因為香港的電影特效經常要到外國加工成本貴,而本港的特效又不夠先進,所以他就自己開一間。這就是前瞻性!另外他創立飲食集團,開業初時靠賣曲奇餅也曾蝕錢,但他轉型至近年靠賣香腸最後賺過盤滿缽滿。這是靈活變通不氣餒的精神!這不正是大家常說的「香港精神」嗎?
但現在,許多人在面對困難時,選擇了抱怨,指責政府和他人,彷彿世間的所有不如意都是別人的錯。然而,這種心態不僅無助於解決問題,反而會讓年輕人陷入一種無力感之中。
看到很多富二代三代,真的一代不如一代,能夠比自己父輩更成功的例子可謂少之又少。當然社會環境亦是重要因素,5、60年代的香港,機遇處處;現在的香港,大學畢業可能也只得萬多元人工。這些都是其中一個藉口說,為什麼那麼難超越上一代的原因。
但其實事實上並非完全如此,你看近年的富豪,很多都是三十多歲便發跡。像Facebook 朱克伯格、字節跳動張一鳴等很多年輕一輩的企業家。捉緊了數碼化和科技的新世紀而成功。謝霆鋒本人初出道時亦在沒有觀眾緣之下,也被噓足四年才開始被接受。事實給我們知道,只要不放棄、努力嘗試,再加上有前瞻性,也有機會闖出一片天。

首先需要意識到,抱怨並不會改變現狀。當我們每天都在社交媒體上發表對社會、政府或他人的不滿時,其實只是將自己的精力浪費在無謂的情緒發洩上。與其這樣,大家不妨試著將這些負面情緒轉化為前進的動力。想想自己能做些什麼來改善現狀,無論是提升技能、增值自己、還是積極參與社會活動,這些都是能夠改變自己命運的有效途徑,總比做鍵盤戰士酸網民的好。
其次要認識到,改變的關鍵在於自己的行動。很多人喜歡等待機會的來臨,卻忽略了主動出擊的重要性。若想要改變自己的命運,必須主動尋找機會,創造條件。
這個世界沒有人欠了你的,政府沒有;父母沒有。與其妒忌別人咬着金鑰匙出世,不如主動找尋新的機遇。人工智能、機械人、晶片、科技、新能源、新型物流、電商⋯這些都是社會未來發展的方向。好好鑽研相關知識,當機會來的時候便能更好的把握。不怕艱辛;不屈不撓,這才是真正的香港獅子山精神吧。
文:朱庭萱
又名「玻璃朱」、Bonnie,多才多藝撐警藝人,既是【LoveHK真心救港】版主,也是節目主持、飲食作家、廚藝學校創辦人、金融機構副總裁,亦曾任職傳媒。2019年因撐警言論被攻擊起底,但沒退縮,繼續敢言,多次與藝人們一起出席撐警活動。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