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

明天,特首會率領商貿代表團前往卡塔爾和科威特訪問,這個代表團除了香港工商界和專業界領袖外,亦首次有內地企業參加。在美英歐的制裁、美國的關稅恐嚇,和內地零售、消費、旅遊的競爭下,香港的經濟環境,顯得困難重重。雖然在國家安全上取得一定成績,在對外招商,重振香港經濟的工作,仍是步履蹣跚,如嬰兒學步,跟着父母行。這次特首帶著香港及內地企業的商貿代表團,充滿希望地走出去,應預期有豐碩成果的帶回來。這次中東外訪,是否應定位成香港對外的新經濟策略?

這個代表團的組成,非獨香港企業,加上內地企業,廣度些看已經是中國代表團了,地位變得不一樣。由特首帶領到中東訪問,似已強化了香港成為「超級聯擊人」的角色,亦凸顯出香港「一國兩制」的優勢和地位。香港作為國家與國際市場的橋樑,深化了與中東的經貿合作,亦協助內地企業通過香港平台走出去,同時可能帶回中東資金到中國和香港市場。在香港完備的金融體系下,香港可以向中東國家提供融資、專業服務及上市平台,若能取得中東國家的信任,更可能成為其配置亞洲資產的樞紐。有「一國兩制」 和香港的普通法系的保障,國際企業的資金自由、商業的風險管理和爭議,都得到保證和妥善的解決方法,成為國家的「一帶一路」戰略方向的關鍵節點。

這次再走出去,要吸引中東資金投資香港,應該是首要目標,若能爭取中東資金投資香港股市、債市,又或是參與香港和內地的基建項目,推廣香港成為中東資本入中國市場的門戶。甚至推動中東企業來港發行伊斯蘭金融產品,鞏固香港作為人民幣中心的地位。香港這個超級聯繫人角色,亦可在法律、會計、工程等專業服務上,成為中東與內地商貿往來的服務中心。加強中東與香港的頻繁交流後,在教育、旅遊、文化項目上,必然有更大發揮。

總而言之,今次特首的再走出去,必定會有良好的預期成果。若此次外訪能取得經貿合作成果,將會是香港在複雜國際環境中突圍而出,並鞏固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的獨立自主的國際功能,向外國再一次說明香港的自由經濟貿易的獨特性。特首帶著希望出去,必定會將豐碩成果帶回來。任重道遠。

文 : 陳祖光

同仁基金會主席、四川省政協委員、香港警察隊員佐級協會主席顧問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