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放軍參與了越南建國50周年閱兵巡遊,大批越南妹子頂著高溫跟隨解放軍方陣,用普通話大喊「老公老公我愛你」,一方面我國人口基數龐大軍隊素質過硬,能參與出國閱兵更是百中挑一,相反越南男人對中國卻抱持相當敵意,越男和越女對中國的看法出現重大分歧,國家民族一時戰敗後如何看待歷史,將成為能否重新振作的指標。

印度與中國同為大國,對本身國家歷史的敘述態度非常不同,印度哪怕是全軍覆沒也只會描述記載為勝利,這在中國人眼中是匪夷所思的。我們的歷史教育剛好相反:多偉大的勝利歷史也只會說兩句例如「滅六國、威海內」「犯漢者、雖遠必誅」之類,而戰敗時卻會由「起因、經過、結果、理由、總結、展望、教訓……」一條龍刻在史書,相反一些從沒想過復仇的民族,會對歷史進行虛無化建構,堆砌謊言以保民族的基本自尊。若對歷史模糊謊言化訛稱勝利,受教育的精英階層坐在虛構的榮光之上,根本沒有理由激起振作之心,相反把失敗大書特書的民族,等於把復興的種子埋在國人心田, 這種羞恥性歷史教育能很好地累積和激發國民的復仇和戰鬥意志和思想準備。
「我們不是1962年的印度」是印度民眾經常掛在口邊的一番話,可見印度自62年戰敗之後,政府的愚民策略僅限於基層民眾,一般知識份子雖不情願,但心底仍清楚知道當年的失敗,這種態度帶給印度前進奮發的動力(雖然不多),使印度近年也有一定的發展;這次印巴衝突的初戰全面失敗,莫迪政府有兩條路可以選擇,要麼扛著政治壓力承認失敗再奮起全力,憑經濟規模和國家體量與單薄的巴勒斯坦打消耗戰,(這也是筆者早前文章所預估的方向)若能消耗到對手求和也算是一場光榮的勝利,印度的血性將取得國際的支持和尊重,民族復興也只會是時間問題;但莫迪卻選擇了政治上的自保,出盡全力粉飾太平甚至倒黑為白,更令人側目的是派出官方使節團宣示「勝利」,這種如跳樑小醜式的自欺欺人,只會從根本上透支印度累積數十年的國際威望,還暴露出國民的愚昧以及國家的敏感和脆弱。

印度在綜合國力和經濟字面數據上被世界銀行評為「2050年超越中國的次世代超級大國」,但筆者敢斷言印度將長久失去民族復興的機遇,這次的失之交臂並非來自霹靂15所帶來的衝擊,而是源於印度對事實和歷史的處理方法,印度已經失去了國家的威望和信用,國內的社會矛盾將於可見的未來如併發症般出現,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消除了其中一個變數。
文:陳思靜
擊劍任俠 快意恩仇 浪蕩宦海 十載浮沉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