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北京舉行的全國人大香港代表團全體會議上,中聯辦主任鄭雁雄對政府工作報告作出了高度評價,並就香港未來發展提出了重要見解。鄭主任的講話不僅體現了中央對香港發展的高度重視,更為香港在新時代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香港經濟穩步復甦,為高質量發展奠定基礎

根據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最新數據,2024年香港經濟實現了2.5%的增長,這一成績來之不易,標誌著香港經濟已從疫情影響中穩步復甦。具體來看,多項經濟指標均呈現積極向好的態勢
受益於全球貿易環境改善和內地經濟持續復甦,香港商品出口總值同比增長3.2%;私人投資開支同比增長4.5%,反映投資者信心逐步恢復;失業率維持在3.1%的低位,較2023年下降0.2個百分點;2024年訪港旅客數量達到4500萬人次,同比增長30%,為相關行業帶來顯著收益。
展望2025年,香港經濟有望延續復甦態勢。特區政府預計2025年GDP增長將達到2-3%,通脹率則有望保持在1.5%的溫和水平。為進一步提振經濟,政府已推出一系列刺激措施,包括推出100億港元的」創新科技發展基金」,支持本地科技企業發展;實施為期兩年的」中小企業融資擔保計劃」,提供總額500億港元的信貸支持;延長」保就業」計劃,預計將惠及約15萬名僱員,並推出」香港品牌全球推廣計劃」,協助本地企業開拓海外市場。
這些措施將為香港經濟注入新的活力,為未來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鄭主任講話為香港發展指明方向

在全國人大香港代表團會議上,鄭雁雄主任的講話高屋建瓴,為香港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鄭主任強調,」一國兩制」是香港最大的制度優勢。他指出,過去幾年香港辦好了一件件大事要事,並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這充分證明了」一國兩制」的生命力和優越性。鄭主任呼籲香港社會各界要繼續堅定不移地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充分發揮香港獨特優勢,為國家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鄭主任特別強調了創新對香港發展的重要性。他指出,香港要在國家推動」人工智慧+」等行動中發揮獨特優勢,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機遇。鄭主任鼓勵香港各界要以」犯其至難而圖其至遠」的意志,勇於創新,不斷提升自身競爭力。
主任更指出香港要更加準確把握內聯外通的優勢,深度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他指出,香港要在協同國家建構現代化產業體系中轉型升級、持續蝶變。特別是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香港應充分發揮自身優勢,與大灣區其他城市優勢互補,共同打造世界級城市群。
香港未來發展展望

基於鄭雁雄主任的講話精神及本港現正的積極發展,筆者展望香港在人工智能領域將具有獨特優勢,包括世界級的研究機構、充裕的資金和國際化人才。未來,香港將重點發展以下領域,利用人工智能優化金融服務,鞏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推動人工智能在醫療診斷、藥物研發等領域的應用,以及運用人工智能技術提升城市管理效率,改善市民生活質量。
同時,香港將推動傳統產業與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實現產業升級轉型,提升整體競爭力。
香港將充分利用」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進一步深化與內地的合作,同時鞏固國際聯繫,加強與大灣區城市的產業協同,推動香港科研成果在大灣區轉化,實現優勢互補;發揮香港專業服務優勢,為」一帶一路」項目提供支持,推動離岸人民幣業務發展,打造全球資產管理中心。

在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香港將更加注重維護國家安全,健全相關法律法規,築牢維護國家安全的制度屏障,提升關鍵基礎設施的安全防護能力,應對日益複雜的網絡安全威脅,並加強金融風險防控,確保經濟發展與安全並重。
鄭雁雄主任的講話為香港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體現了中央對香港的高度重視和殷切期望。香港正處於由治及興的關鍵階段,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筆者堅信,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在特區政府的積極推動下,香港社會各界齊心協力,必將抓住機遇,應對挑戰,推動香港在新時代實現更大發展。
並有理由相信,香港將在新時代的征程中綻放更加璀璨的光彩,為國家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實現更加美好的明天。

文:劉建誠
法務會計師
深水埗中南分區委員會委員
「中國夢智庫」成員

《中國夢智庫》是一間扎根特區的非牟利團體;與心存熱誠的資深義工、專家與職業專業人士們合作,攜手「說好中國故事」。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