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大戰,然後呢? 文:寒柏

近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向全球發動貿易戰,並大幅提高對各國關稅。美股應聲而下,現已正式步入熊市。中國即時推出一系列反制措施,美股更進一步下挫。

美國啟動關稅大戰不久,美股大跌,美匯指數及比特幣等亦宣告下挫。暫時,只有日圓及黃金上升。早前,比特幣被炒高後,現已形成下跌趨勢,至少於這一刻喪失了「避險功能」。此際,10年期美國國庫債券孳息率下跌至3.99%,與美元短期基準利率4.25%至4.50%進一步形成「倒掛」之勢。市場預期美國經濟即將步入衰退,並預計美聯儲會繼續減息,美匯指數同告下跌,避險資金購入日圓,算是一個「中轉站」。

有外資金融機構正式調整對美國經濟的預測,由正增長改為負數,並擔心特朗普的關稅大戰會同時造成美國高通脹、高失業率及經濟衰退之局面。

現階段,道琼斯工業平均指數從高位下跌約15%、標普500指數下挫約17%、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近25%。

美國股市暴跌已反映經濟進入衰退,但一般情況下,只要股市下跌幅度在2成左右,美國經濟的情況依然可控。此外,3月份所公布的非農數據比預期好。最低限度來說,美國政府及金融機構雖然都對後市不感樂觀,但純以公布的數據所預示,美國政經界都認為其經濟體系仍有相當的韌性。

其中,越南已率先「跪低」,似乎日韓及東南亞各國都會傾向對美國「妥協」,除非少數可以在能源及食物上自給自足,並與中國貿易往來佔比較重的地區除外。歐盟表面上強硬,但歐洲諸國政府的態度各異,所謂「一盤散沙」,仍成不了氣候。另外,美俄衝突暫時緩和,在烏克蘭問題上各取所需,美軍騰出手來亦可擺明車馬的針對性經略中東。此刻,全世界就似乎只有中國政府對美國的挑釁表現得態度強硬,並作出即時的反制。稍後,有可能會出現各國妥協,只有中國堅持反抗的局面,形勢並不容樂觀。

特朗普展開關稅大戰後,下一步會做什麼?以常理計,美國政府繼續節省開支,再加上關稅收入大幅大增後,便會有減稅空間。特朗普承諾的稍減企業稅及個人利得稅,便會逐步兌現。大幅增加關稅之後,美國股市大跌,亦只能以減企業稅作為緩衝。此外,若美國經濟進一步惡化,失業率有所增加的話,美聯儲亦只好減息。

現時,10年期美國國債的孳息率已跌穿4厘,只要美聯儲於稍後繼續減息,便可大幅削減美國政府的利息開支。這或許是特朗普的其中一個「如意算盤」。

若美聯儲繼續減息,或許會相對上為「港房」爭取到喘息的空間,甚至乎製造出一個短暫的「逃生窗」,從而減輕於可見將來港房大規模陷入財困,並對本港經濟及金融體系所造成的破壞。一般而言,減息可以利好房地產,但我們亦要注意,這次減息周期卻最多只能製造出「逃生窗」,絕對不見得是「入市良機」:

●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加徵關稅後,說明這做法會減慢美國經濟增長,但亦會製造通脹。鮑威爾明言需要進一步觀察才可以定奪美聯儲下一步怎樣走。如此一來,即使特朗普不斷要求減息,但美聯儲要兼顧通脹及失業率兩大指標,已明確的暗示於稍後5月份的議息時,還不會急於減息。

● 減息有助美國政府及企業削減融資成本,但同時間亦影響了「幣信」。美匯指數在特朗普宣布增加關說後,不升反跌。這與2008年時的情況並不相同。這證明美元的「避險功能」被稍弱。儘管有不少人認為各國會以貶值來對沖關稅的影響,但美元而然應聲下跌。大家或會認為特朗普主張減息,但美聯儲對着幹,只是明顯的政治及權力鬥爭。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其實美國政府及美聯儲對利息政策的主張並不同步,這亦顯示出美國政府正陷入兩難局面。

● 既然美國在利息政策上陷入兩難局面,即使美國經濟衰退,失業率上升,我們亦不能預期美聯儲會再無條件的把利息降至接近零。在兩方角力的情況下,我們最多只能預期美聯儲即使減息,其幅度亦必然有限。

● 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美聯儲除了減息之外,還推行了先後3輪的量化寬鬆。最終,全球市場才出現資金氾濫的情況。此外,當時中國經濟正值上升周期,並正經歷一場產業金融化。中國政府配合美聯儲的量化寬鬆而推出4萬億基建計劃。那時候,全球房地產才會不跌反升,並一路高走。

現時,美聯儲對於利息走勢的構想與美國政府並不一致。即使將來要面對失業率高企及經濟衰退之局面,但亦要同時對通脹有所顧忌,最終利息下調的空間不會太大。此外,只有減息,沒有量化寬鬆的配合,資產價格上調的空間亦會被大幅稍減。

總括而言,在關稅大戰的情況下,就算有部份製造業資金「逃亡」而重新流入房地產市場,我們亦只能把這次潛在可能發生的減息,看成為給予港房的「逃生窗口」,仍談不上轉勢。

文:寒柏

從事金融業,亦為自由撰稿人。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