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政府財困,發債成為短期處理周期性財赤的重要資金來源之一,最新一批「基礎建設零售債券」出現了政府發行零售債券首次公開「未足額認購」的情況,有不少反對派KOL紛紛出頭,稱今次債券認購不足,反映市民對政府財政前景及還款能力的憂慮云云,但事實上,從債券發行往往涉及大量投資考慮,又是否單純將公開認購不足與對政府財政憂慮掛勾呢?
筆者認為,基建債券的認購率不足,基本上就是對投資回報率的考慮。近年股市樓市兩個本港最大資產市場齊齊下跌,資金不再盲目湧入相關資產,需要尋找新出路的時候,基建債券便成為其中一個出口。
如果是因為對香港政府財政憂慮而降低市民認購意欲,那麼剛剛10月宣布認購結果的銀色債券,認購反應理論上應與今次基建債券接近。今年10月發行的銀色債券,共發行500億元,最終認購金額為超額認購1.4倍,認購額約700億元。當12月推出的基建債券與10月推出的銀色債券有如此分別時,要去分析時為何認購不足時,便特別應該留意。
例如,今年10月推出的銀色債券其年利率達4%,但今次基建債券的利率僅得3.5%。筆者一直認為,當利率落到「3」字頭的時候,其吸引力便相當有限。先不論定期存款的息率與之接近,甚或利率開始與美國國債接近的時候,市民在進行資產配置時,就有更多基建債券的替代品,例如不少香港公用股的息率都會比今次基建債券息率高一點距離。
在市民及投資者角度,政府零售債券最大的賣點是對香港政府投下信任的一票。而對比起之前所發行的零售債券,鎖定3年的3.5厘年利率反而連筆者都不覺得吸引,會有一種心態倒不如等下輪,始終現時特朗普準備上台任總統,若然真的大幅加關稅,屆時美國或有加息壓力,意味隨時下年政府發展的零售債券息率更高。筆者相信抱持這一種想法的市民不少,說到底預期未來數年利率會較為波動並難以預測,不會急於入市。
當然,連年發債即使息率吸引,市民的認購能力始終有限,特別是相關債券有三年期限,於二手市場交易又有一定限制時,即使近年市民提高儲蓄比率,都不會「All-In」到零售債券身上。市民會願意認購的金額,很大程度都是一些閒置資金,作資產配置一部分的用途。
政府作為債券的發行人,市場對其信心固然有影響力,但以今次發行基建債券來說,對香港政府的還款能力有懷疑,似乎還不是主流市民或投資者的考慮因素。
文:劉 信
媒體工作者,學研社成員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