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地產大財團是什麼情況? 文:寒柏

記得7至8年前,大家都在討論內房發展商為何可以在10多年左右,便「打敗」擁有幾十年歷史,經歷了諸多風浪的香港幾大傳統發展商。

當時所說的「打敗」,主要是指內房發展商於短短10多年間便已在資產規模、市佔率及營業額各指標都超越香港傳統發展商。這些年來,內房發展商以「三高」,即「高槓桿、高負債及高周轉」的營運模式急速擴張,並成功取得相當高的市場佔有率,趕上了內房市場資產增值的「黃金年代」。

於20年前,即連內地科網巨頭都爭相拜候香港首富。可是,只短短10多年間,香港發展商的規模就只等同某些2至3線的內房企業。

純以商業角度看,內房商在市場增長的年代,以「三高模式」急速增長,所以便勝過相對保守的香港發展商。早在20年起,香港幾大財閥的創辦人都相繼退居2線,第2至第3代都傾向保守,在高增長年代自然被內房發展商比下去。

但無論如何,香港幾大財閥已歷2至3代,作風相對保守,集團的負債比重遠低於內房發展商,手上的現金亦比較充足。

香港幾大財團的業務都有相對多元化的發展。住宅項目及工商物業都有,物業收租及銷售的份額亦取得平衡。個別香港大財團的業務更為多元化。當中,有「穩定現金牛」之稱的零售業,且香港人的衣食住行等生意都有做,亦有海外發展及投資,例如是電訊、碼頭及石油等等,這些都是「重本生利」及「高門檻」的生意,但都有穩定及可預算的收入。

各個大家族都有不同的業務板塊,但經營理念相近,就是相對低槓桿及低負債,業務多元化及注意現金流,並傾向投資於「高門檻」及「重本生利」的生意,在商業運作上,達至一定程度的「壟斷優勢」。

如今,內房發展商相繼倒下,足以印證香港發展商雖然在過去10多年間「跑輸」,但其相對保守的作風卻可確保它們更為行穩致遠。

儘管如此,但為何近年整個香港物業板塊的各大小集團,都先後出現不同程度的「經營困難」之情況呢?

1. 低槓桿仍不敵高息環境:
相比內房發展商而言,香港發展商在聯繫匯率下,要直接面對美元的高息政策。美國基準利率在短短1年之內,由0.25厘增加至5厘,即本港發展商的資金成本立刻增加了20倍。

香港幾大發展商的「槓桿比率」由20%至65%不等。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即假設該集團擁有100元股本,其借貸就只有20元至65元。換句話來說,如果簡單假設集團就是投資在物業板塊,其總資產值就是120元至165元不等。如此推算,物業的loan to value ratio (LTV)「借貸成數」就不過是16.5%至39%。為何香港各大集團擁有如此低的「槓桿比率」,現在都會有資金壓力呢?

由於過去20年間,本港物業大幅升值,租金回報平均只有2厘。於多年來的低息環境裡,租金回報率偏低但利率更低,租金仍足夠覆蓋利息。但在高息環境下,絕大部份物業投資者都反過來變為「入不敷支」。粗略計,只要任何一個集團的「借貸成數」(LTV) 超過3成,現在都會有資金壓力。

本來,香港地產商可以售出物業以抵債。但在高息環境下,香港物業的租金回報率太低,買家又怎會重蹈覆轍的走進這「入不敷支」的死胡同?賣家當然只好大幅打折才有可能成功出售物業。

現時,全港各大小發展商,都只能沽售住宅項目中的「上車盤」,超豪宅及工商物業的市道仍是非常差,後市仍不容樂觀。

2. 業務多元化,但都是「收租類」
儘管香港大財團都有不同程度的多元化發展,但所涉及的都是傳統業務,而且都不約而同的屬於「收租類」。這亦是非常合理之路徑。第1代創業,第2至3代負責守業,這是自然不過之事。

反之,如果第2至3代仍是「創意無限」的話,「高風險」或許會有「高回報」,但「敗家」的可能亦同時存在。當中其實亦會被一個客觀現實所限制。第1代創業者在高峰過後即使再次投資新產業,由於這「江山」是他本人打回來的,家族成員、老臣子及主要股東等等都會傾向支持,反對的力量較少。第2至第3代只是「繼承者」,反過來受制於乃父、各大家族成員、老臣子及其主要股東等的限制,較難「為所欲為」。在客觀情況下,第2至第3代就只能從事更保守的業務了。

因此,各大家族做的生意即使遍布全球,但都是傾向保守的「收租類」。例如酒店業、商廈、商場及停車場,或購買企業債等等,都是明顯不過的「收租類」。另外,數據中心,電訊、租賃、倉庫及碼頭營運等等,把業務的「外衣」脫下後,其實都是技術含量較高的「收租類」。至於零售及石油等等,前者主要借力於發展商在香港物業市場的滲透率,後者則屬於「重本生利」的長線投資,其回報率不高,有一半成份仍算是屬於「收租類」。

這些「多元化」、但同屬「收租類」的業務,毛利率不高但勝在穩定。可是,在高息環境裡,這些業務的回報率不高,在不同程度上仍面對着相同的高息壓力,與地產及物業投資的情況大同小異。

3. 反應太慢
在過去20年的低息環境下,發展商好整以暇的策劃及發展,與內房市場分秒必爭的情況完全相反。香港發展商不講求「快、狠、準」反而是「慢工出細貨」。「慢工」除了可能會「出細貨」之外,還可以因為「慢」而單靠「囤積居奇」而大賺。

在凡事「三思而後行」的企業文化之下,本港發展商面對突如其來的加息時,反應都相對太慢。甚至乎,經歷了20年的低息,還剛經歷了美聯儲好幾遍的「量化寬鬆」,香港坊間甚至乎不相信美聯儲會加息。

記得某地產經紀權威還於2022年11月撰文,認為美國經歷的是什麼「供給側通脹」,不可以靠加息來控制。因此,他還斷言美聯儲宣布繼續加息只是「靠嚇」,並將會於2023年減息。只要略為閱讀一下美聯儲的議息紀錄摘要,都不可能有如此荒謬的觀點。另外,誰說「供給側通脹」不能靠加息把通脹壓下去?連基本經濟原理亦讀不通呢!

美聯儲由2022年3月起加息,本港發展商及物業投資者仍是「按兵不動」,等到2023年7月起,才開始有某大發展商「劈價促銷」手上的「上車盤」。整個香港市場對加息的反應都非常遲緩。

4. 仍會有「表外債」
值得留意的是,即使香港幾大發展商的資產負債表較健康,但「低負債」或「低槓桿」之下,仍會有「表外債」。純以最正統的會計準則來算,如果某公司以associates或JVs的形式與其他人合作,沒有絕對的控股權的話,其相關負債都不用合併入母公司的報表裡。

或許某些「會計初哥」會質疑,這種入賬方式有什麼問題呢?只要集團沒有對該投資作「全額擔保」,便不會「燒身」了,又何須拼表呢?

其一、即使不作「全額擔保」,各JV partners只負債擔保自己的份類,該筆債務亦不用「拼表」。無論如何,就是明明集團要對該筆債務的相當部份要負責,但卻不用把這負債部份合併在內,亦即如只看「槓桿率」或「負債比率」,會有可能低估整體債務水平。其二、以內房為例,即使associates層面的債務出問題,亦會影響母公司的信譽,並對整個集團的經營直接構成衝擊。其三、商業世界裡還有不少「刻意出表」的合約,有「非法」(違規) 的,亦有踩在「灰色地帶」的。

當然,我們相信香港發展商不會有踩「灰色地帶」或「非法」的「出表」行為,但無論如何,我們豈能不計清楚所有「表外債」呢?如果把所有「表外債」都計算在內,香港大財團的槓桿率便不可能只有20%至65%了。

5. 家底厚,但萬一都是物業呢?
香港坊間向來有一種講法:假設某香港傳統大集團的上市市值有100元,其家族的真正「家底」或會有100至300元或以上。此外,其上市部份負債輕,其家族的私人部份之借貸理應會更少。

各大家族的情況會有不同,我們只能道聽途說,但都傾向相信它們的「家底」非常豐厚。我們深信,即使其上市部份有點資金壓力,但其家族仍會有足夠的能力支撐整個企業王國。

筆者只是感到疑惑,在過去20年的低息環境裡,銀行存款利率微薄,各大家族的family office,到底在做什麼投資或生意?萬一都是「收租類」生意呢?如果有相當部份都是房地產呢?

最後,以某一名本港著名富商的說法作為總結。他幾個月前曾指出,如果高息環境持續下去1年多,即使是某些香港大財團也有可能支撐不住。我們再以傳統智慧作粗略估計,在每一個經濟周期裡,行業裡最大的幾個龍頭應該可以渡過難關,但總會傷及些「元氣」。至於二、三線發展商及物業投資者的情況,則似乎比較危險。

文:寒柏

從事金融業,亦為自由撰稿人。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