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好客之道:熱情迎接世界的旅客 文:劉建誠

香港,這個東西方文化交融的國際大都會,一直以來都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旅遊目的地之一。然而,隨著全球化的進程和旅遊業的競爭日益激烈,如何保持這一金字招牌的光輝,成為了我們必須面對的課題。

國務院港澳辦夏寶龍主任曾指出,香港需要落實「無處不旅遊」的理念,這不僅意味著要充分發掘本地豐富的旅遊資源和開發多元旅遊產品,更重要的是要弘揚熱情好客的精神,不斷提升服務質量。正是基於這一理念,香港政府啟動了「好客之道」運動,旨在覆蓋全港18區,包括學校、商戶及各行業,推動整個社會以禮待人,以熱情接待每一位訪港旅客。

過去,香港的旅遊業曾因個別不禮貌對待旅客的事件而受到影響,這些事件在媒體上引起了廣泛關注,並對香港友善、開放的國際形象造成了損害。因此,「好客之道」運動的啟動,不僅是對過去的反思,也是對未來的承諾。根據官方數字,今年第一季訪港旅客有1,123萬人次,其中內地居民為主要客源。這一數字不僅反映了香港旅遊業的強勁復甦,也顯示了「好客之道」運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隨著這一運動的展開,我們有理由相信,香港將以更加開放和友善的姿態,迎接來自世界各地的旅客。

透過這一運動,我們期待能夠擦亮香港「最佳旅遊目的地」的金字招牌,並將這份熱情好客的精神傳遞給每一位來訪的旅客。這項運動不僅是一次政策推廣,更是一次社會教育。透過這項運動,我們可以讓每一位市民都成為香港好客文化的傳播者。旅遊發展局(旅發局)上周舉辦的業界預展,向業界代表分享了推廣全城好客之道的最新工作,並得到了業界代表的積極響應和支持。

在社區層面,「旅遊義工」計劃將進一步招募市民,特別是青年,走到前線在旅客諮詢中心與旅客分享各種旅遊主題的知識及建議。這不僅能提升旅客的旅遊體驗,也是一次寶貴的公民教育機會。

教育界的參與也是這次運動的亮點之一。教育局將為學校提供一系列學與教資源,並建議學校推動與禮貌主題相關的學習活動。這些活動將幫助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實踐以禮待人的原則,並通過公益少年團邀請師生會員參與好客之道活動,提名傑出團員擔任學生禮貌大使。

民政事務總署也在這次運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18區民政處將與轄下的地區青少年發展及公民教育委員會合作,籌備活動向市民宣傳好客之道訊息,並在地區層面廣泛宣傳,包括派發宣傳品、播放短片等,以在社區宣揚友善和禮貌文化。

此外,政府還推出了一系列新的宣傳片,主題為「行多一步,好客之道」,旨在鼓勵市民和商界以禮待客,從而改善香港的國際形象。這些宣傳片將在電視和其他平台上播放,以達到最大的覆蓋範圍和影響力。

透過這些多層次、多角度的參與和合作,「好客之道」運動將成為一個全民參與的社會運動,不僅提升了香港的服務質量,也進一步鞏固了香港作為「最佳旅遊目的地」的地位。隨著「好客之道」運動的深入推進,香港的旅遊業已經展現出新的活力和魅力。然而,要持續保持這一勢頭,需要全港市民的共同努力和參與。

本人呼籲社會各界,包括市民、業界和政府,共同推廣「好客之道」,增加旅客的良好體驗及經歷。每一個微笑、每一次幫助,都是對旅客的熱情款待,也是對香港形象的積極貢獻。也鼓勵年輕一代積極參與旅遊義工計劃,將這份熱情好客的精神傳承下去。通過這些具體的行動,我們可以確保香港的旅遊業不僅能夠復甦,還能夠持續繁榮發展。

讓我們一起努力,將香港打造成一個更加熱情、友好、好客的城市。透過「好客之道」運動,我們將香港的熱情好客文化發揚光大,讓每一位訪客都能感受到香港的溫暖和魅力。

文:劉建誠

深水埗中南分區委員會委員
法務會計師
「中國夢智庫」成員

《中國夢智庫》是一間扎根特區的非牟利團體;與心存熱誠的資深義工、專家與職業專業人士們合作,攜手「說好中國故事」。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