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搞熊貓經濟,是妄自菲薄嗎? 文:陳凱文

近日,香港媒體被兩隻新大熊貓的誕生刷屏,根據本地輿論生態喜歡蹭熱度的一貫慣性,不少時評都乘勢建議香港打造所謂的「熊貓經濟」,例如有議員建議搞啥命名比賽,有時評建議香港應仿效韓國,把新誕生的大熊貓大造為「網紅」,然後由政府可聯同各界共同打造本地大熊貓文化和旅遊品牌,但又有評論員指熊貓經濟的定位是妄自菲薄,應把重點放在重提亞洲和國際都會的品牌打造之上。

其實,搞熊貓經濟和打造亞洲及國際都會的品牌,本身並不牴觸,畢竟前者只是吸引遊客來港的一個賣點,總不會因此而使熊貓成了香港的唯一賣點,但是這篇文章某程度上道出了一個重點,便是香港旅遊業想搞啥熊貓經濟之前,應先把自己的目標客源是啥搞清楚。過去本欄已一再提出,香港的旅客吸引焦點,應以海外為主,因《基本法》賦予香港自主的出入境管制權,使其在外地旅客入境政策上,成了全國最寬鬆之地,只有48個國家須於訪港前申請簽證。

然而,由於香港在1998年經歷過亞洲金融風暴之後,經濟低迷近六年之久,中央當年為盤活香港經濟,推出內地個人自由行政策,自此整個業界乃至零售服務業,都把內地自由客視為最主要的旅客客源,特別是十多年前內地經濟騰飛不久,國產商品的名氣和質量尚未足以跟外國貨競爭,而進口貨尤其是奢侈品尚未在內地建立完整的銷售渠道前,香港一度成了部分內地客豪買的理想地點。

自此,香港便沉醉於自詡的「購物天堂」裡,金鋪、表行、奢侈品店開到成行成市,乃至各大商場的生態,都逐漸變為仰賴內地豪客為主,直到新冠疫情「封關」為止。有人認為香港恢復「通關」後,內地自由行的客源改變,是源於內地經濟的所謂下行,這是不了解或不願了解內地實況的「港燦」想法。事實上,香港旅遊業在過去十多年來,靠着內地豪客「躺賺」的同時,整個內地經濟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即使內陸城市都遍佈大型商場,部分香港知名品牌亦已下沉至四、五線城市。

另一方面,國家為打造海南自貿區,有着比香港更高的旅遊免稅額,陸港跨境電商業務則在疫情期間發展成熟,人們已可足不出戶買到「港貨」,這是疫前螞蟻搬家式的水貨業,現已被消失的原因。可是另一邊廂,整個業界至今似乎仍不思進取,服務質素和性價比依舊感人,然後幻想着中央開放更多自由行城市,或者增加訪港內地客的免稅額,便可回到過去的「躺贏」日子。

至於港府的文旅部門,則像盲頭蒼蠅一樣,搞起內地遍地都是的地攤和夜市經濟。不是說地攤和夜市不要搞,但夜市需要有其特色,而且人家的夜市都是以招攬本地居民生意為主,外地遊客來打卡反而是副產品。若是為了吸引遊客,在各區打造一堆本地人不幫襯的所謂夜市,這不過是「土法煉鋼」,內地旅客也不會傻到自家的地攤檔不幫襯,專程過來香港的夜市買淘寶貨,還要有着被所謂黃絲拍完照放到網上,繼而被揶揄是「窮遊」的風險。

同樣道理,打造所謂「熊貓經濟」,亦是要先搞清楚自己想吸引什麼客路的問題。若整個業界還是想着能回到過去,內地豪客過來瘋狂購物的夢,便不妨先從夢中醒過來,再研究清楚內地的旅遊業態。當有時評還在說仿效啥外國之時,內地城市搞熊貓經濟其實更成熟,而且非常「內捲」。單是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的「花花」,已是頂級網紅,但人家基地的總佔地1,530畝,大熊貓圈養種群數量有152隻,而且一早在內地各大網絡平台深耕細作,連帶照顧「花花」的奶爸「譚爺爺」也同樣出圈。

有人可能會說,成都是大熊貓的原產地,難以跟其比較,本欄說一個港人未必太熟悉的地方:湖南省岳陽市。該地除了歷史上聞名的岳陽樓外,還有上年年底才開幕的大熊貓福苑,苑內有十隻四川轉運過去的大熊貓,佔地367畝,有9個大熊貓圈舍、熊貓科普館、熊貓醫院、熊貓餐廳、研學工坊、行政辦公廳、熊貓市集,還要有生態濕地及生態景觀。這樣一整套的硬件配套,香港能打造出來否?

文:陳凱文

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