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最近與朋友談起自己正在舉辦的本地暑期青少年軍訓營活動,數百名額不足一個月已經多團額滿,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人數達數倍增長。朋友忽然談起過去都有參觀駐港解放軍軍營的習慣,想起軍營已經兩年未有開放給公眾參觀了。大家不約而同憶起每年七一,眾多香港市民扶老攜幼期盼目睹駐港解放軍先進的現代化裝備、軍事演練及將士們的風采和英姿。但近兩年因為社會事件及疫情影響而暫停開放,對每年渴望爭取門票參觀軍營的香港市民而言,免不了有點失落的感覺。
每次參觀機會都是一份莫大的自豪感和安全感,仍記得2017年遼寧號訪港的時候,深刻記得有位長者流着淚水遠望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甲午戰爭失去了整支北洋艦隊,被迫簽下不平等的《馬關條約》,對比百年後今天強盛的中國,現今最能夠體現國家意志和無形保衞力量的地方,就只有軍營。
無煙戰爭重喚市民國土防衞意識
經歷2014及2019年社會事件,香港逐漸成為一個缺乏安全感的國際城市。新任的政務司司長李家超先生及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先生皆來自紀律部隊,在香港經歷黑暗的漫長歲月,他們以各種軟硬交替的戰略手段撥亂反正,並在《港區國安法》護航下,重新引導香港回復昔日的安定日子。香港是知名的世界情報集中地,各種滲透、情報蒐集、信息攔截、信念瓦解等均涉及多國的軍事干預及非民用設備的地下支持,在當時的社會事件持續發酵可見未有減退跡象,意圖借助無煙戰爭的入侵,聯同國際盟友阻止中國崛起。因此,知識型的硬性教育只是其中一部分,軟性的意識教育更需要切身的感受和體驗,才能刺激及提升市民對國土防衞的意識,特別是缺少「軍旅生活體驗」的板塊,對很多市民而言更是認知上的空白。
推廣軍訓活動填補「軍旅生活體驗」的空白
目前在「一國兩制」下,《基本法》規定香港的國防由中央政府負責,香港市民毋須服兵役之外,也毋須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普通高等學校和普通高級中學學生的軍事訓練」規定,安排學生進行軍訓規劃。雖然香港的教育改革及國家安全教育正積極推行,但切身的體驗式學習及鍛鍊,毋疑是推動青少年軟實力增長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在過程中能引發反思、啟迪、對比、檢討等的軟性教育,促使日常欠缺接觸及思考的青少年透過軍事教育訓練,填補空白的一頁,加強他們對國家防衞及領土守護的意識、義務和理解。
新冠疫情爆發前,筆者每年除了香港營外,也會舉辦內地軍訓營活動,由7天至28天不等,教官都是退役部隊或武警出身。香港青少年參與軍訓活動,接受中等強度訓練能對個人身心長遠發展帶來刻骨銘心的幫助,成果變化多年來亦得到無數家長高度認可。筆者多次親歷內地軍訓高峰期,每年8月中旬至10月期間都是全國院校新生的訓練時期,最常見每批維持一周,經常有超過7,000人的規模接受訓練,其士氣高昂考驗每位參訓者的付出及投入程度,對今後青少年在學生涯或踏出社會必然有正向的幫助。
此外,軍訓是一種有益青少年在科技及富裕社會環境下鍛鍊身心的活動,藉此了解軍旅生活模式及軍人的天職,透過隊列訓練、軍體拳、野炊、百米障礙、夜行軍、生存訓練、與退役解放軍交流等活動,有助促進及鍛鍊當下青少年的紀律、獨立、逆境心智、團隊合作精神、抗壓能力等,重點培養處於科技年代下應當具備的青少年個人素質。
筆者參與過多次香港及內地青少年軍訓營的籌辦,亦結識了不少退役及預備役部隊成員。透過深入的交流及認識,明白長期的軍旅生涯並不是香港青年可以體驗,但希望藉着一定程度的軍訓,可以有限度填補缺少軍旅使命的體驗。據親身的了解,當兵能使一個不成熟的青年變得堅毅和成熟,而且至今沒遇上任何一位退役軍人後悔軍旅生涯,守衞國土完整而獻出青春血汗,保衞家園是愛國情懷最徹底的體現。
最後,八一建軍節是一個重要節日,衷心感謝一眾駐港解放軍戰士們默默守護香港,為我們提供無形的保護。雖然疫情的緣故而未能有機會讓香港市民前來交流及慰問,在此謹代表香港青年向全國的人民子弟兵送上「八一」節快樂!
文:李子楓
勵志教育青年基金創辦人兼主席、中國國家行政學院(香港)工商專業同學會理事兼青年事務委員會執行主任、香港優才及專才協會(培訓拓展委員會)副會長、中華文化傳承交流聯合會理事長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