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須培育壯大新型消費 文:文武

近40年歷史的「大昌食品市場」日前作出宣告,決定關閉全線28間食品零售店舖。這一事件,再次令人關注香港本地的消費市場的境況,悲觀情緒再現。網絡電商改變人們的購物模式,疫情改變人們的生活,港人北上消費的熱潮方興未艾,擴大內地來港「自由行」之後,內地遊客人數持續上升,但消費水平仍遜預期,如何才能重振消費,成為社會熱議的話題。筆者認為,今年「兩會」提出培育壯大新型消費,對香港重振消費市場,有重要啟示意義。

消費需求是拉動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內地近年也十分注重促進消費,但對於如何促進消費,出現激烈的思想碰撞,不少專家學者曾提出廣泛派發消費券的建議,刺激內地居民的購買欲,但其效果如何,則眾說紛紜,各地的情況亦不完全相同。亦有專家學者認為,提振消費要從增加收入着手,只有老百姓口袋裏有錢了,才會願意消費。但中國人的傳統,注重儲蓄,不少人即使比過去更有錢,也情願把錢存起來,將來再用。而且,增加老百姓的收入,也不是一兩天可以做得到的事,而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恐也難迅速產生效果。

今年全國「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專門有一段提及促進消費穩定增長,有了新的思路、新的提法,就是要培育壯大新型消費,實施數字消費、綠色消費、健康消費促進政策,積極培育智能家居、文娛旅遊、體育賽事、國貨「潮品」等新的消費增長點。

着重培育壯大新型消費,這對特區政府和香港的零售企業都具有啟示意義。網絡電商發展迅速,疫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消費模式,這已是既成事實,積極的應對辦法,就是要適應時代的變化,培育壯大新型的消費,這樣才能有效帶動起整體的消費水平。

培育壯大新型消費,政府在其中有十分重要的角色。事實上,上述《政府工作報告》有關培育壯大新型消費的那段話,正是擺放在「2024年的政府工作任務」一章之中,是中央向各級政府發出的要求,這說明政府有積極的角色,協助業界培育壯大新型的消費。

去年下半年以來,特區政府持續推出盛事活動和香港特色的文化活動,以提升香港旅遊業的吸引力,取得良好的效果。這些措施,其實也是培育新型消費的努力,就是要培育出以文化、娛樂、體育等盛事活動牽引的新型沉浸式旅遊消費,適應新的市場發展需求,值得肯定,但仍須繼續推動擴展至更廣的領域。

政府帶了頭,以盛事經濟培育新型旅遊消費,提振香港的消費市場,企業也須配合,發揮自身的積極作用。今年「兩會」期間,港區人大常委李慧琼有一段話發人深省。她在談及港人北上消費熱潮時表示,經她本人的觀察,發現深圳的商場比香港提早意識到網絡電商對實體商場的衝擊,因此,提早作出變革,將商場改為體驗式消費,讓消費者在商場內,不僅可以實體購物、飲食,還能有多種不同的體驗,包括親子活動、寵物同樂,還有無數打卡點,成功吸引消費者。

深圳的商場其實就是成功培育出新型的消費模式,這種做法很值得香港業界參考借鑑。當越來越多消費者習慣於用手機指指點點地輕鬆購入日常生活用品之時,「大昌食品市場」受到巨大的衝擊而須退出市場,確實令人慨嘆,這一事實也向企業家發出警號,要發揮創意,早着先機,創出新型消費模式,保持市場競爭力,才能在新的消費時代,闖出新的天地。

文:文 武

資深傳媒人,曾任企業傳訊高層及在多間報館擔任要職。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