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仲裁與調解的新前沿 文:劉建誠

隨著全球化的進展,國際爭端的解決方式正日益多樣化。仲裁和調解作為傳統訴訟的替代方案,已經成為企業和政府在處理跨國糾紛時的首選。香港,作為亞太地區的重要國際法律和爭端解決中心,近年來在仲裁和調解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特別是,香港即將成為世界首個國際調解組織,國際調解院(IOMed)的總部所在地,這一舉措將進一步鞏固香港在國際爭端解決領域的地位。

香港國際仲裁中心(HKIAC)是香港在仲裁領域的重要機構之一。2024年,HKIAC的仲裁案件數量創新高,達352件,涉及53個司法管轄區,顯示其國際影響力日益增強。這些案件涵蓋了多個行業,包括金融、能源、建設等,充分體現了香港作為仲裁中心的多元化和國際化。

除了仲裁,調解服務在香港也越來越受到重視。香港政府推動「先調解」的文化,並在政府合同中加入調解條款,鼓勵私營機構仿效。這一舉措不僅減少了訴訟成本,也加快了爭端解決的速度。調解的成功率在香港相當高,許多企業和政府機構都認可其效率和成本效益。

IOMed的成立是香港在調解領域的一個重要里程碑。這個國際調解組織將提供友好、靈活、經濟、有效的調解服務,進一步提升香港在國際調解領域的地位。IOMed的成立將促進各國在爭端解決上採取和平手段,體現香港在亞太地區的重要性。

IOMed的秘書處將設立在香港,這將為香港帶來更多的國際合作機會。外交部與國企、民企的其他內地部委溝通,讓有關方面知悉調解院將會簽約,希望今年底或明年初投入運作。這一系列的溝通和合作將確保IOMed的運作順暢,並在全球範圍內推廣其服務。

為了進一步推動IOMed的發展,筆者建議特區政府可與內地部委保持密切溝通,確保調解院的運作順暢。這包括與國資委、商務部等部門保持聯繫,共同推動IOMed的發展。

嘗試舉辦更多推廣活動,讓更多國家和企業了解IOMed的服務。這可以包括舉辦國際研討會、工作坊等,邀請各國專家和企業代表參與,共同探討調解在國際爭端解決中的作用。

在簽約後盡快公布詳細規則,為調解院的運作提供堅實的基礎。這包括制定明確的程序、標準和指南,以確保調解過程的公正性和效率,並建議加強調解人才的培養和培訓,確保香港有足夠的專業人才來支持IOMed的運作。這可以通過與大學合作開設相關課程,或提供專業培訓計劃來實現。

隨著IOMed的成立,香港將進一步鞏固其在亞太地區的爭端解決中心地位,為全球提供高效的調解服務。這一舉措不僅體現了香港在國際法律服務領域的重要性,也為香港的經濟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

在未來,香港需要繼續加強與內地和國際的合作,推動IOMed的發展,並不斷完善相關法規和人才培養。通過這些努力,香港將成為全球爭端解決的重要樞紐,為企業和政府提供高效、公正的調解服務。

文:劉建誠

法務會計師
香港策劃工程師學會副會長
深水埗中南分區委員會委員
「中國夢智庫」成員

《中國夢智庫》是一間扎根特區的非牟利團體;與心存熱誠的資深義工、專家與職業專業人士們合作,攜手「說好中國故事」。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