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AI魔童之亂 揪出全球養網軍認知戰黑手 文:戴子魚

在總統特朗普力挺之下,由特斯拉老闆馬斯克掌管的政府效率部(DOGE),正在指派他的「童子軍」血洗美國聯邦政府,逐個部門審查支出當中的浪費與濫用項目,清除冗員。迄今為止,最少7萬名聯邦政府僱員在面對補償離職與被炒的選擇之下,接受8個月工資「肥雞餐」走人,相當於聯邦政府200多萬僱員總編制3%。

除了「蘿蔔加大棒」式裁員,馬斯克針對多個被指超級浪費、濫用公帑及懷疑存在貪腐問題的部門開刀,首先被祭旗的美國國際開發總署(USAID),他的童子軍進駐該署查數,僅花了72小時,已完成審核所有帳目,找出一個又一個存在問題的援助項目,為馬斯克提供大量彈藥,反擊外界對政府效率部存在價值的質疑,尤其是對他一手組建的童子軍班底,持續被自由派媒體和民主黨議員質疑年輕,缺乏政府經驗和專業知識,難當大任。

隨着媒體持續深挖,馬斯克這個扮演「劊子手」角色的童子軍班底神秘面紗終於揭開,由6名年僅19歲至25 歲年輕工程師組成的審查小組,多數是其公司的實習生或員工,利用AI高速運算模式,查核美國國際開發總署歷年援外項目與資金流,評估其合理性、人際網絡與利益連結,迅速揪出大批問題支出,單靠人手加電腦,根本不可能如此高效,外界終於明白為什麼馬斯克如此迷信AI科技。

其實,這6個童子軍都是AI操作魔童,借助人工智能運算力量查爛帳,竟然意外揭破這個披着人道援助外衣的聯邦政府部門背後的陰暗面。

一向以來,中央情報局(CIA)和國家民主基金會(NED)已被認證為美國干預別國內政,進行顛覆滲透,顏色革命搞垮政權的黑手,原來成立於上世紀60年代冷戰時期的美國國際開發總署,名義上「負責執行美國的對外援助與開發計劃」,資金則主要「用於減輕貧困、治療疾病、應對饑荒和自然災害」,實際上是第三隻黑手,多年來一直巧立名目,透過對媒體、記者及新聞組織直接金援和委托研究項目,在全球建立一個服務美國國家利益的大外宣網絡,使用美式敍事炮製「美化」新聞報道,帶風向影響多國知名媒體的輿論,唱好美國政策,圍剿反美聲音。

據以獨立面貌包裝,近年持續降低香港新聞自由排名的無國界記者組織(RSF)公布的最新報告,披露國際開發總署在2023年資助了全球6200名記者、707 家非國家媒體組織,以及279個專注於新聞自由的非政府組織(NGO),資助範圍涵蓋30多個國家,可以說,這支分布全球的媒體隊伍,實際上就是美國豢養搞認知作戰的網軍側翼,以「援外」為名,實質長期從事干涉他國內政,進行滲透顛覆、和平演變和顏色革命。

更令人驚訝的是,作為英國政府官方喉舌,以公帑運作的英國廣播公司(BBC),雖然不是非國家媒體,竟然雨露均沾,去年獲得總署800多萬美元資助,而另一個英國國際媒體路透社(Reuters)名下子公司,則獲得正被馬斯克查數的美國國防部提供約910萬美元資金,用於研究「大規模社會欺騙」(Large Scale Social Deception, LSD)等專案,根據美國國防高等研究計畫局(DARPA)的說明,計劃旨在開發自動化系統,防範社交工程攻擊(網路釣魚、詐騙),即透過欺騙手段引導個人洩露機密資訊,令人不禁要問,路透社的本業,真的只是一家國際新聞通訊社?

所謂「受人錢財,替人消災」,近年西方媒體針對中國的大量負面報道,由揑造新疆強迫勞動、種族滅絕,到香港高度自治不保、法治崩壞等,一旦在個別西方媒體或網上散播,隨即掀起衆口一詞的主流輿論風向,原來這些媒體、自僱獨立記者和時事網紅,都是收錢隨着美國黑手的指揮棒起舞,或則設定議題攻擊指定國家的形象,挑動仇恨,又或是吹噓美國鼓吹的特定價值觀(通常是美式民主普世價值),以潛移默化方式進行思想洗腦。

難怪馬斯克提到這些媒體嗤之以鼻,嘲諷「獨立媒體,笑死我了」。

根據之前公布的預算,美國國際開發總署準備在2025年撥款2.684億美元,用於支持對外「獨立媒體和資訊自由流動」援助,也就是延續前述的資助計劃,實際上就是這些獨立記者、非國家媒體,以及所謂關注新聞自由NGO的金主,隨着開發總署被特朗普政府凍結了數十億美元國際援助預算經費,這些收錢等「餵料」的網軍側翼金流中斷,會否在一夜之間消聲匿跡,抑或自動過戶至中情局和國家民主基金會,換湯不換藥,繼續為美國全球認知作戰效勞,大概需要觀察一段時間,看看網上風向如何吹,始能找到答案。

回到香港的視角,從已公開的資料認知,外界對美國直接泵水資助的本地組織,主要環繞前立法會議員李卓人夫婦掌控的職工盟和亞洲專訊資料研究中心,歷年累計收取逾億港元資金,金主包括國家民主基金會轄下的分支組織和中情局白手套的福特基金等多個美國基金會,以及據說僅是租用中文大學校園辦公室,以舉辦學術交流活動為名,實際在教育界進行針對香港學生洗腦活動的港美中心,每年獲得包括福特基金會在內的多個美國基金會資助300至400萬港元,直至2020年《港版國安法》生效之後才在一夜之間停止運作,遷離中大校園,從此消失在公眾視野。

今次美國國際開發總署在全球養新聞網軍側翼黑手曝光,有理由相信,在2019年之前,可能有更多本地資訊機構、黃媒、傳媒工作者組織和網上湧現的自媒體黃KOL,獲得這條大水喉透過下線白手套的資助,配合反華文宣大合唱,以及在港煽暴認知作戰。

過去的已經過去,隨着《港版國安法》實施和23條立法,這一張收水名單已經空白一片,美國國際開發總署也不會蠢到毫不掩飾,直接開名資助留下證據。

值得留意的是,過去數年網上重新湧現多個新黃媒、黃人自媒體,以及在2019年之後沉寂多時的黃KOL,突然再度活躍,尤其是好幾個新黃媒,均由昔日壹個傳媒的前員工創辦,分門別類主打深度新聞報道、法庭消息、財經、國際及體育新聞等,而報道手法不脫一貫的壹個傳媒風格,至於經費來源均自稱倚靠訂戶月費和捐款,在沒有更多可追查資料之前,只能「信住先」。

不過,當年黑暴前後,多個煽暴組織和網上黃KOL自媒體,聲稱透過衆籌和捐款獲得運作經費,實際上卻是幕後神秘金主透過大量人頭戶口化整為零注入資金,當中是否也有美國國際開發總署的下線手影?當日可以如此操作,今日又如何?隨着今次美國國際開發總署全球「閂水喉」,那些新黃媒和黃人自媒體未來的活躍程度會否減弱,或許可以提供一條推想倚靠的觀察路徑。

文:戴子魚

資深傳媒人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