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下半程 香港需轉守為攻 文:吳桐山

執筆之時是2023年7月1日,也就是香港回顧祖國26周年的日子。雖然國家層面已經不再說什麼50年不變,取而代之是長期不變,但港人還是記得這個50年的說法。如此說來已過半程。在這個日子前後,香港其實發生一些里程碑的事件。

落實「港車北上」第一日,凌晨零時已經有港車搶閘北上。我早前也曾經撰文指出,港車北上落實其實對香港人擁有車輛的想法會有大的改變,令香港自駕的空間大大擴闊。雖然初期每日名額只有象徵性的二三百架次,但我相信隨著運行暢順之後一定會增加名額甚至取消名額限制,試點一定是為日後常態化、普及化做準備,否則試點就沒有意義。

另外一件我認為更大的事情,是香港股票交易雙櫃檯以及數字人民幣發展對香港的長遠影響,其實十分深遠。

雙櫃檯,是同一隻股票可以在港交所同時以人民幣和港幣雙幣交易,雙幣股票可以互相轉換對沖差價,也有莊家保障成交,遠比多年前推的人民幣股票成熟。雖然雙櫃檯首周的成交量只是兩億元左右,佔總成交大約四五百分之一。但這是未駁通港股通的情況下。如果內地投資者可以通過港股通參與人民幣櫃檯,我相信成交量會激增。

大家似乎沒有認識到一個深遠的意義:香港已經從港幣時代進入雙幣時代。將來港幣和離岸人民幣必定會在香港同時存在,作為兩種主要的交易貨幣。不久的將來,你會看到無論在股票市場還是其他貨物、服務交易的市場,香港都會存在雙幣交易的場景,甚至可能會是平分秋色。

通關之後,港人用香港戶口、信用卡通過內地支付工具北上消費已經迅速普及;下一步,數字人民幣將在香港大展拳腳。上月25日,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發表司長隨筆稱,過去一年,香港與內地特別是粵港澳大灣區的合作更形密切,金融基建及創新方面,金管局正研究數碼港元的應用;「多種央行數碼貨幣跨境網路」(mBridge) 也已由實驗階段邁進試行階段;與人民銀行就數字人民幣跨境零售支付的合作,也進入到第二階段測試,目標是日後可通過轉數快為數字人民幣錢包增值。

很明顯,國家的佈局,是要通過香港作為離岸人民幣中心,打通數字人民幣與國際上多種數碼貨幣的交易渠道。數碼貨幣可以大幅降低了發行和兌換過程中的高昂成本,是未來行業必然的演化趨勢。

緊握數字人民幣概念賺到盤滿缽滿

今年以來港股悶局,恆指半年來還要從大約21000跌到現在的19000點,但日前與一個朋友聚舊,他卻賺到盤滿缽滿。原來他買了一隻今年來已升10倍的股票馬克數字科技(HK01942),而他買入的理由,正正是因為看中公司作為數字人民幣解決方案供應商和數字人民幣的保險業創新解決方案供應商方面的龐大空間。股價由年初的9.3飆升至現在越91元。只能羨慕朋友獨具慧眼的同時,也有點運氣好的成分吧。

筆者孤陋寡聞,不知道港股市場原來也有數字人民幣的概念股。不過由此觀之,市場不是沒有機會,關鍵是要把握科技發展的大趨勢。美股今年以來同樣的大科技一馬當先,只要掌握AI、雲宇宙等科技發展的核心技術,相關企業仍然是不乏資金追捧,當紅的英偉達(NVDA)今年來也由148升到現在423了,市值突破萬億美元。

回到香港的宏觀層面,50年的上半程,香港還在守住與美元掛鈎、為國家引進外資的老本。但下半程,香港必須有所突破,成為向國際推廣人民幣的舞台。因此整個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思維都要轉守為攻,把握科技發展的脈搏,主動投入到國家發展的進程中。這個轉型如果能做得好,港人有機會好似我上文提及的朋友一樣——想窮都難!
(利益申報:本人不持有HK01942和NVDA的任何權益,上文提及其個股不構成推薦。)

文:吳桐山

學研社成員,時事評論員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