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創科發展 加快北部都會區建設 文:沈豪傑

2025年1月,中國企業 深度求索 (DeepSeek)發布了一款名為R1的高性能 人工智能模型,這一個技術上的突破,以低成本、高效能為全球用戶提供了更高效、更經濟的人工智能解決方案,贏得世界各地用戶的認可,提升了中國人工智能產品的國際影響力。

科技驅動發展,提升北部都會區建設的效率

DeepSeek的多場景應用能力,如代碼生成、檔案分析、創意寫作,為醫療、教育等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提供工具支援。通過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人工智能可以通過自動化重複性和時間密集的任務來節省人力和時間,例如數據處理、預測分析和建築設計;監測設備和基建設施的狀態,預測潛在問題,並在問題發生之前進行維護,避免停工和延誤;區域內的交通管理、能源分配和公共服務將更加高效和智慧化。

這無疑為北部都會區帶來前所未有的啟發,既然中國內地也能發展出像DeepSeek那樣強大的人工智能模型,香港是否也應該有同樣的實力呢? 香港創科界和企業應憑藉其在人工智能、數據分析和智慧解決方案領域的技術優勢,推動區域經濟從傳統的金融、地產為主導,向高科技產業轉型。北部都會區是香港乃至大灣區未來的科技創新樞紐,必須吸引更多國際科技企業和初創公司落戶,形成完整的科技產業生態圈。

根據施政報告,香港預計在20至30年內分階段實施北部都會區建設。2024年10月的報告提出試行「片區開發」模式,選定新田科技城、洪水橋、廈村及粉嶺北作為試點。發展將以「基建先行」為原則,包括規劃策略性鐵路和主要幹道,目前北環綫主線將建造約10.7公里鐵路,並在凹頭、牛潭尾和新田增設三個站,預計於今年展開工程,目標於2034年投入服務。

推動北部都會區發展具有戰略意義,通過協同創新,促進創新體系優化,搭建高水準平台,加快進度,補足基礎研究短板。聚焦優勢及新興產業,推動產業創新,將創新成果應用於產業鏈,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統籌新興及未來產業,促進更多創新成果轉化為生產力。

創科增添新活力,推動邁向智慧城市新時代

北部都會區作為香港未來重要的經濟增長引擎,其蘊含的發展潛力備受關注。在科技創新的推動下,正逐步轉型為智慧城市和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為香港的長遠發展奠定堅實基礎。新田科技城憑藉優越的地理位置,正積極推進打造為創新科技產業基地的步伐,志在吸引眾多科技企業以及高端人才進駐。

科技創新已成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動力。作為國家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北部都會區科創建設肩負著引領區域經濟轉型升級、提升國際競爭力的重要使命。加快北部都會區科創建設,不僅是實現創新驅動發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關鍵舉措。

對於香港而言,是重塑國際科創樞紐地位的戰略支點。通過政策創新、區域協同與生態構建,為香港的長遠繁榮注入新動力。

要加快北部都會區的科技創新建設,需要政府、企業、大學和社會各界共同努力。我們要堅定信心、凝聚共識,以更加開放和務實的舉措,推動科技創新建設邁上新台階,為實現高質量發展和建設創新型國家注入強大動力。

文:沈豪傑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元朗區議員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