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博士就《行政長官2023年施政報告》致謝議案致辭,指出「教育施政,不單要兼顧眼前挑戰,更要從宏觀長遠謀劃,推動香港教育更高質量發展,為年輕一代開拓更多出路,創造更多機會,以迎接未來的機遇,為建設美好的香港作出貢獻」。筆者非常認同教育施政不能一葉蔽目,必須要高瞻遠矚,方能為下一代開創美好未來。前人種樹,後人乘涼。
施政報告推出多項有關高等教育發展的措施
施政報告提高八大非本地生的資助學額,令八大有更大空間錄取非本地生。除此以外,專為一帶一路學生設立獎學金、妥善規劃非本地生住宿配套、發展北都大學城等,都標示著特區政府發展香港成為國際高等教育樞紐的決心。這些政策兼顧「招生」和「就學」,相信會令香港大專院校的生源增加不少,並增加香港高等教育的影響力。
先充分發揮香港擁有多間優秀大學的優勢,發展為國際高等教育樞紐,將令香港有更好的條件發展為一流國際教育之都。要發展香港為國際教育樞紐,一個生源廣、質素高的國際高中考試不可少,將令香港的高中乃至中小學教育系統得以推廣到更多地區,繼而反哺大學發展。香港中學文憑考試(HKDSE/ DSE)是發展香港成為國際教育樞紐的一塊重要拼圖,當局及教育界應及早規劃發展DSE為一個真正的國際高中文憑考試。
DSE的優勢
較為知名和生源廣泛的高中文憑考試有IBDP(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Diploma)和IGCSE(International 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其關連課程為不少國際學校採用,影響力遍佈世界各地。然而,香港的DSE對比以上兩者卻依然有強大優勢,值得大力發展及推廣到更多地區。
DSE由香港中學會考(HKCEE)及香港高級程度會考(HKALE)演變而來,歷史悠久,歷經多年改革,發展越發成熟。作為一個考生可選擇以中文或英文應考的高中文憑考試,全球絕無僅有。考評局多年向全球不同大學推廣DSE,全球大部份高等學府皆接受學生以DSE成績申請入學;本地大學則有完備的JUPAS(大學聯合招生辦法)予DSE考生報讀本地大學。由此可見,DSE適合大部份考生報考,以之為憑申報不同大專院校,認受性非常高。
如何一步步令DSE成為真正的國際考試?
由於DSE的根本條件優良,有利推廣到更多地區,惟有兩大挑戰要先儘快克服。第一點是要進一步增加DSE的「國際」內涵,令其考核內容更適合世界各地的考生;第二是增加考生人數,畢竟參加考試的人數決定整個考試的影響力。筆者期望當局及教育界群策群力,積極規劃及發展DSE為「國際」高中文憑考試,令更多地區及國家的學校採納DSE為本的課程。屆時,香港的教育將真正走向國際舞台,香港的大專院校與這個中學教育及考試系統將產生協同效應,令香港成為亞洲乃至國際的教育樞紐。
文:鄧家豪
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協會秘書長、香港校外教育及培訓專業協會(HKAEEP)創會會長;慈善機構童理心(Kidpathy)創辦人暨主席;陽光兒童基金會主席;教育倡行(Edution Network)董事;御學軒教育集團創辦人及主席;香港教育大學在讀教育博士(EdD)。鄧家豪創辦及投資多間教育企業,以實踐其數據為本的教學理念及推動教育科技發展。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