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歐盟決定向中國的電動車開徵高達38%的關稅,理由是應對「中國電動車氾濫、打擊歐洲汽車行業的問題。」 這個理由似曾相識,從2018年起,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也是打著中國「不公平」貿易的議題,向多種中國製產品開徵懲罰性關稅,以壓制中國產品湧入美國。繼任的拜登也依然實施關稅,強調目的是針對中國政府對新興產業的補貼,例如電動車、半導體,以致「產能過剩」傷害美國經濟。 兩位總統的說法和重點稍有不同,但他們的關稅政策目標實際上減低「美國對華貿易逆差」及「美國在貿易上對中國的依賴」。 然而,幾年過去了,這些關稅能否有效地達到以上兩個目標? 本文就此作出以下分析。
貿易戰的核心—限制貿易的工具
「中美貿易戰」是一個較為模糊的字眼,其核心意義是美方透過提升中國入口貨品關稅,試圖降低市場對中國貨品的需求,從而影響中國的經濟表現及向中國施壓。要知道,國際貿易上,除了關稅,國家還有其他限制貿易的工具,主要包括有 (1)配額; (2)進出口國家黑名單;甚至有更極端的 (3)全面禁運,等等。 這些工具的主要目的,是改變現有的貿易模式,意圖迫使國家改變其商業或外交行為,其實質效果卻視乎其他因素,例如商品的需求價格彈性 (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或進出口商的規避關稅行為。
規避關稅引致未能減低貿易依賴
撇除商品的需求價格彈性 ,聯儲局最新的一份研究顯示 ,作者察覺到美國在開徵關稅後,中國入口成份分布起了一定的變化。無疑,這些關稅降低了徵稅貨品的入口數量,不過與此同時美國從其他國家購入更多的同類型貨品,以此代替中國入口貨品。研究發現,美國的其他貿易夥伴,向中國購入同類型的貨品,轉售給美國。這種行為顯示美國進口商正在「規避關稅」。可以這樣說,在短期內,美國貿易未能與中國脫鈎。 這也解釋了近日越南對美國出口大幅上升的情況。
成效未及預期
總體而言,在開徵關稅後,美國減少對華某部分產品的入口,只是對中國特定行業造成損失。在美國徵收關稅的過程中,研究發現進口商作出「規避關稅」的回應,從其他地區進口更多的中國貨品。這樣,雖然供應鏈在名義上能夠重組,但當中涉及巨大的交易費用。這實在是損人不利己的經濟政策;既未達到減少對中國的依賴,更令全球供應鏈的成本上升,最終令美國國內消費者蒙受損失。從以上分析看來,中美貿易戰本質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文:陳慧盈
民主思路高級研究主任,倫敦政經學院國際政治經濟學碩士,對政經互動關係有興趣,因而投身研究。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